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表示,现在在美国的技术封锁下,中企想获取EUV光刻机几乎不

青橘小罐 2025-10-18 10:55:49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表示,现在在美国的技术封锁下,中企想获取EUV光刻机几乎不可能了,但是中国一直没有放弃,研发投入每年增速超过20%。   ASML那句“中企拿不到EUV光刻机”的断言,听着像给中国半导体判了死刑,可实际上恰恰戳中了中国的“反骨”,越被卡脖子,越要攥紧研发的锤子。   美国以为靠技术封锁就能按住中国的先进芯片之路,却没算到中国每年20%往上飙的研发投入,早把光刻机的攻坚网络铺到了每一个核心环节。   这哪是“不可能”的死局,分明是中国用真金白银和硬骨头精神,在凿一条属于自己的突围路。   ASML的底气其实藏在美国的技术捆绑里,EUV光刻机10万多个零件里,光源、光学系统这些核心部件,不少技术专利和原材料都攥在美国手里,美国一道禁令,ASML就算想卖也不敢松口。   但中国从来不是只会“买成品”的角色,早在上世纪90年代,长春光机所就捣鼓出了第一套EUV光刻原理装置,只是那时候市场有现成的买,没必要自己啃硬骨头。   直到美国把门锁死,中国才彻底启动“全员攻坚”,这才有了后来的爆发式突破。   现在的中国光刻机研发,早不是单点发力,而是整条产业链在“抱团冲锋”,国家大基金三期一出手就是930亿,地方配套资金跟着砸了1200多亿,钱全往光源、双工件台这些卡脖子的地方砸。   上海光机所的LPP光源效率已经超过欧美,体积缩到了“衣柜大小”,哈工大更狠,搞出的LDP路线效率比ASML还高,直接绕开了专利壁垒。   最让人惊喜的是华卓精科,他们的双工件台定位精度比ASML还准,2025年产能要扩到200台,成了全球唯二能造这东西的企业。   以前总说“差十年”,可现在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四年翻了近三倍,从2018年的不足15%冲到了42%,这速度哪是“跟跑”,分明是在加速追平。   美国的封锁反而帮中国理清了思路,与其在别人的专利墙前打转,不如另辟蹊径搞创新。   ASML的EUV靠高功率光源和复杂光学系统堆性能,中国就走“低成本+巧路线”,用SAQP多重曝光工艺,就算是DUV光刻机也能做出7nm等效制程的芯片,设备成本才是ASML的三十分之一。   清华大学更长远,在雄安建了SSMB路线的光源实验室,直接瞄准6nm技术,打算在下一代技术上抢跑。   这种“不跟你比当下,专跟你拼未来”的玩法,恰恰打在了美国技术垄断的软肋上——垄断最怕的就是“新玩法”的冲击。   当然,差距确实还在,ASML的光源功率能到250W,我们实验室目前才50W,整机产能人家一小时能处理170片晶圆,我们还只有10片。   但这些差距正在被快速填补,而且中国的优势在于“全链条可控”,上游材料不被卡脖子,下游的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又能提供工艺验证平台,研发出来马上就能试产。   这种“从沙子到芯片”的全链条能力,ASML自己都羡慕,它的零件得从全球几十个国家采购,哪有中国这样“说调就调、说改就改”的灵活。   以前中国可能还会纠结“自主研发还是进口”,现在没了退路,反而能集中精力办大事,从两弹一星到高铁,哪次卡脖子不是最后变成了新优势?   现在的中国光刻机,就像正在烧的开水,虽然还没沸腾,但每一分研发投入都在加火升温,美国越用力堵,水沸腾得反而越快。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