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航运梦碎:英国殖民挖坑40年,印度50亿美元打水漂!

罗普娱记 2025-10-19 15:33:36

恒河为什么没有航运能力?很简单,被英国给坑了,印度花大价钱清空淤泥,结果恒河三角洲是孟加拉国的! 早年间英国殖民者没到印度的时候,恒河虽然也有泥沙,但当地政权靠着简单的河道维护,小船还能勉强走。可1757年英国占了这地方后,心思根本不在好好搞航运上,满脑子都是怎么方便掠夺资源。 他们1842年开始修恒河运河,说是搞航运,其实主要是为了灌溉两岸的农田种粮食和黄麻,好把这些原料低价运走。 当时修运河的时候,英国人为了省钱,根本没考虑航道的长期维护,河道挖得又浅又窄,还随便修水闸截水,把自然的河流改得七扭八歪。 等到19世纪末铁路修起来,英国更不管运河航运了,反正原料靠火车运更快,恒河的航道就这么扔着没人管,泥沙越积越多,慢慢就没法走大船了。 英国撤走后,印度想把恒河打造成“黄金水道”,可这时候才发现坑早就挖好了。恒河每年带的泥沙有24亿吨,是长江的3倍,河道里的淤泥堆得跟小山似的,船一进去就容易搁浅。 印度从1986年就开始搞“恒河行动计划”,第一次花了2亿美元清淤,结果钱花完了,淤泥一点没少。2009年又砸15.56亿美元,加上世界银行的10亿,还是没成。 2014年莫迪政府又拿出24亿美元搞“致敬恒河”项目,可审计下来,大部分钱都没用到实处,76个清淤方案没一个成的,40年下来前前后后花了快50亿美元,恒河的航道反而更堵了。 更要命的是,恒河的泥沙最后都流到了三角洲,可这三角洲大部分是孟加拉国的地盘。印度的挖泥船在自己这边辛辛苦苦挖淤泥,挖出来的泥沙顺着水流往下飘,全堆到孟加拉国的河道里了。 而且孟加拉湾的潮汐特别大,平均潮差能到4米,潮水一涨一落,又把泥沙冲回恒河下游,等于印度挖多少,潮水就填多少。 关键是三角洲在人家孟加拉国手里,印度也没法去那边清淤,两国还总为恒河的水吵架,印度修的法拉卡大坝截了60%的水,孟加拉国下游水量少,泥沙更容易淤积,两边根本没法一起搞航道维护。 恒河本身的水文条件也被英国折腾坏了。原来的恒河虽然有旱季雨季,但水流还算平稳,英国修了水闸截水后,旱季的时候河里的水只有雨季的六分之一,船根本开不动,旱季一长达8个月,一年里一大半时间都没法通航。 而且英国当年为了修运河,破坏了河岸的植被,现在恒河两岸的泥沙更容易冲进河里,清淤都赶不上泥沙堆积的速度。加上后来恒河污染得厉害,水里全是垃圾和工业废水,别说大船了,小破船走进去都容易出问题,更别提搞航运了。 英国当年只图自己方便,把航道毁了就拍屁股走了,留下的烂摊子让印度和孟加拉国都没法解决。印度花了几十亿美元,最后连个像样的航道都没弄出来,说到底就是被英国坑惨了,再加上三角洲不在自己手里,再怎么折腾也是白费劲。 信息来源:《印度恒河,内河航运界的“小透明”》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2023-05-30 11:50

0 阅读:172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