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点起床,家长比鸡还早,谁在逼他们跑? 辅导班把周末排得满满当当,试卷堆得高高的,教育到底是为了谁呢。 政策说减负,家长心里更慌,孩子累,家长更操心,这责任到底该谁来扛。 清晨六点半,电动车后座的孩子眼皮直往下掉,书包沉得压得腰都直不起来,家长一边骑车一边催着快吃,早餐塞进嘴里还没嚼两下就到校门口了,这事儿不是个别现象,北上广深也好,三四线城市也罢,都差不多,教育部二〇二四年数据显示,七成八的孩子每天课外补课超过两个半小时,六成三的家长陪学超过三小时,四成孩子每天睡不满七小时。 “不能输在起跑线”这话喊了二十年,如今成了家长心里甩不掉的担子,上面说减负,高考题却一年比一年难,语文阅读量年年加码,课本里没教的,考试全考,学校作业少了,校外补习班却越开越多,有人说家长太紧张,可也没办法,好学校就那几所,分数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通行证,不拼又能怎么办。 教辅机构靠制造焦虑赚钱,老师抽空开班,自媒体天天发什么学霸秘籍,K12行业一年融了百亿,千万人靠补课养家,钱全从家长兜里掏,日本宽松教育搞砸了又回头猛灌,德国职业教育有人争着上,中国呢,没人敢让孩子走别的路,因为往上爬,就这一条道。 新课标说要培养核心素养,可考试还是老样子,家长不懂素养怎么考,只好天天刷题,没人问家长累不累,上学时间死板,没托管,也没心理辅导,电视剧《小欢喜》重播,弹幕里全是太真实,可现实里没人改。 孩子不是机器,家长也不是超人,教育系统只给一条路,还逼着所有人优雅地走过去,当努力成了躲不开的事,牺牲被当成理所当然,我们是不是该问一句,这条路,真是孩子自己想走的吗。
为什么现在小学都这么卷?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