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尚达曼总统,在一场活动发言时,说了一句完全让全世界的中国人笑掉大牙的话。他说:中美关系要找到平衡点,关键在于中国是不是愿意与欧洲和美国主要的科技互相依靠,同时中国还不能走完全自给自主的路线。 说起这位尚达曼总统啊,他可不是政坛新手,今年66岁的他,印度裔身份在新加坡政坛挺少见,却凭着多年的履历攒下了极高声望。他早年是运动健将,曲棍球、足球都能玩,服兵役时还和人编过诗集,后来进了金融界,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干了大半辈子公务员,之后一路做到副总理、财政部长,2023年高票当选总统,被称为“票王”,当时舆论都觉得他当选毫无悬念。国际上他名气更大,是首个亚裔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主席,还拿过国际金融协会的“杰出领导与服务奖”,按说对全球科技和经济格局该看得很透才对。 可他这次说的话,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和他之前的表态都拧着。就在当选前,他还接受专访说美国“去风险”是换了个好听的说法,本质是错误道路,还直言“中国最终会发展自己的能力”,这话当时听着多清醒啊。结果转头就劝中国别搞完全自给自主,这前后反差也太大了!难道忘了美国这些年是怎么对中国科技领域动手的?芯片出口说卡就卡,高端设备说禁就禁,不是中国不想“互相依靠”,是别人根本不给依靠的机会啊。 这背后其实和新加坡的处境脱不了关系。这个国家面积小,没战略纵深,一直靠“走钢丝”式的平衡外交求生存,建国以来就抱着“靠美国制衡中国”的想法,军事上依赖美国装备,樟宜海军基地还允许美国军舰轮换驻扎,可经济上中国又是它连续12年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最大外资来源国,两边都得罪不起。尚达曼自己也说要做中美之间的“桥梁”,可这桥梁当得有点偏,完全站在新加坡的利益角度说话,压根没考虑中国的实际处境。 再说中国的科技自主,哪是想走就走的?那是被逼出来的!2024年咱们刚出了多少自主成果?嫦娥六号从月背带回来近两公斤样品,还发了两篇顶级期刊论文;清华大学搞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极端光线下都能用;还有“原生鸿蒙”系统,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源码的依赖,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突破。这些成果哪一个不是在美国技术封锁下拼出来的?要是真听了尚达曼的话,放弃完全自主,将来再被卡脖子,谁能替我们承担后果? 尚达曼的矛盾表态,说到底还是没跳出小国的思维局限。他想维护新加坡的平衡利益,这能理解,毕竟他当总统要对自己国家负责,可他不该把这种利益诉求强加给中国。中国的体量和处境跟新加坡完全不同,14亿人的国家,科技命脉怎么能攥在别人手里?他之前明明看清了美国做法的短视,也知道中国早晚会发展自主能力,现在却说出这种话,难免让人觉得是为了讨好西方,或是被自身立场绊住了脚。 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国从来没拒绝过合理的科技合作,但合作得是平等的,不是一方依附另一方。尚达曼要是真为中美关系好,不如去劝劝美国取消技术封锁,而不是反过来要求中国放弃自主。毕竟“互相依靠”是双向的,光靠一方妥协根本走不通,这道理他一个资深金融和外交专家不该不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