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等反制显威力,美国船只不堪重负纷纷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10月14日这天,美国“蔚蓝海岸号”豪华邮轮成了中国对等反制政策生效后首个“撞枪口”的典型,这艘隶属于美国丽晶七海邮轮公司的旗舰邮轮,原本计划停靠上海、三亚等中国港口,可在驶向中国海域时突然掉头转向日本冲绳,核心原因就是实在交不起中国新规要求的高额港务费。这艘邮轮的净吨位大约2.9万吨,而中国当天生效的《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里写得明明白白,对美国相关船只按每净吨400元征收费用,一核算下来,“蔚蓝海岸号”单次停靠就得交1167万元,这对于邮轮公司来说根本承受不起。 这事的源头其实是美国先挑起来的,他们打着“维护公平竞争”的旗号,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加征港口服务费,每净吨起步50美元,还计划每年上涨,到2028年涨到140美元。中国这才出台对等反制措施,不仅收费标准精准回应,还设置了阶梯上涨机制,2025年每净吨400元,2026年升到640元,2027年880元,2028年将达到1120元,就是要让美国感受同样的成本压力。 “蔚蓝海岸号”之所以选择掉头,根本原因是这笔费用直接吞噬了全部利润。要知道,豪华邮轮单航次净利润也就200万到300万元,1167万元的港务费相当于跑三四趟才能赚回来,要是按计划全年停靠中国5次,2025年就得缴5835万元,到2028年更是要飙升至1.63亿元,这还没算其他运营成本,继续停靠只会越亏越多。更麻烦的是,要是因为拒交费用耽误行程,或者临时改道,游客有权要求退还全部费用,还能索赔“精神损失费”,以船上500名游客计算,一旦索赔总额可能高达5亿美元,相当于50个1167万,船公司怎么算都觉得不划算,只能选择放弃停靠。 像“蔚蓝海岸号”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美国船只都陷入了同样的困境。美国诺唯真邮轮旗下另一艘RIVIERA号邮轮,净吨位29175吨,原本计划10月17日停靠上海港,算下来也要交1167万元,最后也临时改道韩国釜山,导致船上1250名游客行程受阻,引发了超800起投诉。美国三大邮轮巨头嘉年华、皇家加勒比、诺唯真全都面临两难抉择,皇家加勒比旗下的“海洋光谱号”是上海港常客,按吨位计算单次靠港费用可能高达6736万元,交了钱就是亏本运营,不交钱就只能放弃中国每年超300万人次的庞大客源市场。 除了邮轮,美国的货船日子也不好过。美森轮船旗下两艘货船,分别在宁波港和上海港被征收445.8万元和1209万元港务费,合计1654万元,因为不是中国船厂建造的,只能全额缴费。对于油轮和干散货船来说,压力更大,有数据测算,美国油轮跑中东到中国航线,港务费成本占当前运价的123%,干散货船跑澳洲到中国航线,港务费占运价比高达133%,完全没有经济性可言。一艘18万吨的美国散货船,跑中澳铁矿石航线一年10趟,按新规要多支出接近两千万人民币,这样的成本压力让很多货船公司直接放弃了中国航线。 美国船只之所以这么“交不起”,还因为中国的反制措施里有个关键条款:中国自主建造的船舶可以免交这笔高额港务费。这一下就戳中了美国的痛点,全球新造好的船里超过一半是中国船厂完工的,新接的造船订单里接近七成被中国拿下,而美国本土民用船厂只剩7家,很多核心部件还要从中国进口。美国船东要么花大价钱换中国造的船,要么就只能承受高额费用,可换船的成本动辄数亿美元,短期内根本实现不了,只能无奈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原本美国想通过加征港口费打压中国造船业,结果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反制措施生效后,中船集团四季度订单同比涨了三成,船台排到了2027年,而韩国几大船厂股价连跌三天。越来越多的美国航运公司开始重新规划航线,把原本停靠中国港口的班次转移到韩国、日本等周边港口,哪怕要多花20%的燃油成本,也比交高额港务费划算。从10月14日到现在,已经有超过20艘美国船只取消了中国港口的停靠计划,涉及邮轮、货轮、油轮等多种船型,原本繁忙的中美航线,现在美国船只的身影越来越少,这都是中国对等反制带来的直接效果,让美国真切感受到了“交不起就只能放弃”的现实压力。
中国对等反制显威力,美国船只不堪重负纷纷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10月14日这天,美
梵西之花
2025-10-22 17:21: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