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说,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解放军将来若是发起解放台湾行动,如果域外势力胆敢介入的话,那么解放军一定会是打一场反介入区域拒止的战争,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围点打援”。 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的判断精准点透了解放军解放台湾行动的核心策略,正如日本媒体推测的那样,一旦行动发起,若有域外势力敢插手,解放军必然会以“围点打援”的思路展开反介入区域拒止战争,而“围点”的关键,就是死死捏住台湾最致命的软肋——全岛物资几乎都得靠外面运送,只要把这条补给线掐断,台湾本岛就会不攻自破。 台湾的物资依赖程度早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根本经不起任何封锁。先看能源这块命脉,全岛能源自给率还不到2%,95%以上都得从国外进口,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更是高达99.2%和99.7%,相当于每天一睁眼,就得靠外国的油轮、气船送“口粮”。更要命的是储备量少得可怜,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11天,煤炭够撑7周,就算是战略石油,也仅能支撑20周,而且电力供应里超过一半都靠天然气发电,一旦断供,电厂就得停机。2025年4月解放军开展“海峡雷霆”军演时,就已经上演过真实的封锁预演,原本计划停靠高雄港和台中港的两艘LNG天然气运输船,一艘在东沙附近徘徊半天后直接掉头,另一艘贴着演习禁区绕圈不敢进港,这两艘船承载的天然气刚好能满足台湾一天的用量,就这么一天没到港,台湾的天然气储备就开始急剧下降,半数火力发电机组因为缺燃料被迫停机,连民生用电都快保障不了,这还只是演习,如果是实战封锁,后果可想而知。 粮食方面的情况更让人揪心,台湾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0%,像玉米、小麦这些主粮,95%都得靠海运进口,每年要从美国、巴西等地运进1200多万吨粮食才能养活全岛民众。以台北市为例,每天光蔬菜就需要消耗3000吨,可现有储备仅够维持3天,一旦海运被切断,超市里的泡面、罐头很快就会被抢空,之前台湾就因为局势紧张出现过民众囤积日用品的抢购潮,货架被一扫而空的场景至今让人印象深刻。更严重的是,饲料储备也仅能维持3个月,封锁时间一长,养殖业会全面崩溃,到时候不仅没菜吃,连肉、蛋都很难见到,饥饿很快就会蔓延开来,社会秩序也会跟着乱套。 除了能源和粮食,台湾的工业生产、民生用品同样离不开进口。数据显示,台湾每年进口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电子零件、机械设备、化学品这些关键物资都得从外面运进来,而两岸货运总量的65%都靠海运专线,一旦港口被封锁,工厂就会因为缺原料停工,商店里的日用品也会越卖越少,整个经济体系会快速瘫痪。就连台军的后勤保障都扛不住封锁,之前疫情期间,台军18万官兵每天只能分到1万7千片口罩,3个月下来缺了1400多万片,官兵们只能把口罩反复用三四天,连基本的防护都做不到,真到封锁时,武器弹药、医疗物资的补给被切断,台军的战斗力只会更快瓦解。 解放军的“围点”根本不用靠大规模登陆作战,只要用海军舰艇和海警部队配合,从南北两个方向封锁台湾周边海域,再用先进战机掌控空域,就能把台湾的补给线彻底掐死。台湾海峡和周边航道是它的物资生命线,每天都有大量货轮、油轮、气船进出,解放军的055型驱逐舰、航母编队还有东风导弹,能形成多层防护圈,别说普通货船,就算是域外势力想派船支援,也会被挡在千里之外。之前解放军环岛演训时,就已经展示过这种封控能力,90多艘舰艇在台海周边展开行动,吓得向台湾运送天然气的船只比台军更早得到消息,提前半天就掉头远离,足以说明封锁的威慑力。 这种“围点”策略抓住了台湾的命门,不用费一兵一卒硬攻,就能让台湾内部陷入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民生危机,到时候不管是台当局还是普通民众,都会明白抵抗毫无意义。而对于可能介入的域外势力,解放军的“打援”力量早已部署到位,反舰导弹、远程轰炸机、核潜艇形成的反介入体系,能让任何来犯的舰艇、战机都付出惨重代价。栗正杰的判断之所以有说服力,就是因为他看透了台湾物资依赖进口的致命短板,也看清了解放军“围点打援”策略的精准之处,一旦行动发起,只要掐断补给线,台湾本岛不攻自破,域外势力再想介入也为时已晚。
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说,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解放军将来若是发起解放台湾行动,如果
梵西之花
2025-10-22 17:21: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