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的借口?“文物属于全人类”背后,是藏不住的殖民掠夺底色 有记者当着面问英国

橙子故事 2025-10-22 23:51:03

强盗的借口?“文物属于全人类”背后,是藏不住的殖民掠夺底色 有记者当着面问英国人:抢走的东西,啥时候还? 你猜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文物属于全人类。 我当时就想笑。属于全人类,然后被你锁在伦敦的地下室里,还得买票才能看? 这话听着多冠冕堂皇啊,“属于全人类”——合着当年拿着枪炮闯进别人家里,把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砸的砸、抢的抢,转头就给自己的强盗行为贴个“全人类共享”的标签?这逻辑我是真看不懂,也懒得看,说白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用一句漂亮话掩盖骨子里的殖民傲慢。 咱先掰扯掰扯,他们嘴里的“全人类文物”,到底是怎么来的?就说大英博物馆里那近2.3万件中国文物,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到唐宋的瓷器,再到明清的书画,哪一件背后没有故事?敦煌文书里的经卷,是当年斯坦因用几块银元骗走的;圆明园里的青铜兽首,是英法联军烧杀抢掠时抢走的;还有那些商周青铜器、历代书画,大多是鸦片战争后,借着侵略的炮火流落到英国的。这些东西,是“抢”来的,不是“捡”来的,更不是“全人类自愿共享”的,这点历史,英国人不会真忘了吧? 再说“属于全人类”的鬼话,怎么不见他们真践行呢?大英博物馆里藏着的中国文物,有多少是常年锁在地下室,连展览的机会都没有?有数据说,馆内收藏的中国文物,展出率不足1%,剩下的就在黑暗里积灰。反观咱们,想要回一件属于自己的文物,比登天还难。2009年,圆明园鼠首、兔首在巴黎拍卖,咱们花重金才拍回来;这些年多次跟英国交涉敦煌文书的返还,对方要么说“条件不成熟”,要么拿“文物保护能力”当借口推脱。合着“全人类的东西”,就该你英国独家保管?别人想看要花钱,原主人想要回还得看你脸色?这哪是“共享”,分明是“独占”! 更讽刺的是,英国这套说辞,不只对中国用。希腊追讨帕特农神庙雕塑追了几十年,英国照样说“这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死活不还;埃及要回罗塞塔石碑的请求,也被他们以“方便全球游客参观”为由拒绝。说白了,“全人类”就是块遮羞布,遮住他们不想承认殖民掠夺的丑事,也遮住他们占着别人宝贝不放的贪婪。当年靠侵略抢东西的时候,咋没想过“文物属于全人类”?现在占着便宜了,倒开始谈“共享”了,天下哪有这么好的道理? 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文物从来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它身上绑着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连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敦煌文书里藏着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青铜兽首刻着圆明园的屈辱过往,这些东西回到中国,不是“独占”,而是让它们回到孕育自己的文化土壤里,让更多人知道它们的故事。可英国人不管这些,他们只想要保留自己“殖民胜利者”的姿态,用别人的文物装点自己的“文明门面”,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文化遗产”的亵渎。 这些年,越来越多国家站出来要回被掠夺的文物,不是小气,是要为历史讨个公道。文物返还,从来不是简单的“物归原主”,而是对殖民历史的正视,是对强盗逻辑的否定。英国人总拿“全人类”当借口,可真正的“全人类共享”,不该是靠掠夺来实现,更不该是掠夺者独占后,再居高临下地让别人“买票参观”。 说到底,“属于全人类”这句话,从强盗嘴里说出来,本身就是个笑话。真要想谈“全人类”,先把抢来的东西还回去,再好好学学什么叫尊重历史、尊重别人的文化。不然,再漂亮的借口,也遮不住掠夺的底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1
橙子故事

橙子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