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方消息交叉印证,台防务部门的高级别人士,曾在过去两年内多次秘密访问以色列。这些行程大多打着“科技交流”或“民间合作”的旗号,但实际接触对象,是负责“铁穹”系统研发的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和拉斐尔公司(Rafael)的技术团队。 牵头这事的是台防务部门前军备局长张冠群,这人常年负责对外军购,最擅长用 “民间合作” 的壳子包装军事交易。他带队去以色列时,公开行程是参观特拉维夫大学的无人机实验室,实际却悄悄钻进了拉斐尔公司的秘密厂房,跟负责 “铁穹” 系统的工程师关起门来聊了三天。 拉斐尔公司那边也派了重量级人物,系统总设计师埃兰・拉蒙,这位参与 “铁穹” 研发十余年的专家,连 ELM-2084 雷达的探测盲区数据都拿了出来,显然是早有准备。 他们盯上的 “铁穹” 系统,这些年在巴以冲突里被吹成了 “防空神话”。一套系统配 3 个发射架,每个架装 20 枚导弹,号称能拦截 5 到 70 公里内的火箭弹,以色列军方还宣称实战拦截率能到 80%。 台媒更是添油加醋,说有了这玩意儿就能 “应对大陆火箭弹威胁”,把它吹成了 “救命神器”。 可内行人都清楚,这所谓的 “神话” 早就露了破绽。去年哈马斯 20 分钟内发射 5000 枚火箭弹,“铁穹” 的雷达瞬间被塞满,火力通道全堵死了,根本拦不过来。 更要命的是成本,一枚 “塔米尔” 拦截弹要 5 万美元,而普通火箭弹才几百美元,打起来就是 “大炮打蚊子”,台军每年的防空预算根本撑不住这种消耗。有军事专家算过,要是真爆发冲突,大陆的火箭弹饱和攻击一来,“铁穹” 撑不过半小时就得弹尽粮绝。 以色列敢冒这个险,背后全是利益算计。拉斐尔公司这些年日子不好过,“铁穹” 除了美国买过两套,其他国家都看不上,韩国当年谈了半天最后也黄了,主要是这系统太 “挑食”,只适合以色列的特殊战场环境。现在台当局主动送钱,他们自然舍不得放过,光是前期技术咨询费就收了 2 亿新台币,后续还打算卖整套生产线的授权。 大陆这边早就亮明了态度。之前以色列想跟中国合作民用无人机项目,就因为曾向台出售雷达部件,直接被中方叫停。这次的技术输送更踩了红线,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直接点了拉斐尔公司的名,暗示会有后续反制。要知道,以色列的农业技术、医疗器械在中国大陆有巨大市场,真要是撕破脸,损失的可不是一笔军售订单能补回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反应,表面上没表态,暗地里却给以色列递了话。毕竟 “铁穹” 里有美国雷神公司的技术股份,真闹大了,美国的军工利益也会受影响。而台当局花大价钱买个 “半成品神话”,恐怕到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毕竟实战早就证明,没有任何防御系统能顶住饱和攻击,靠外来技术撑场面,根本不现实。 这场瞒着大陆的技术交易,把以色列的投机心态和台当局的侥幸心理暴露得一览无余。可军事对抗从来不是靠一两种武器就能翻盘,“铁穹” 的神话在实战中都站不住脚,到了台海局势里,更成了不值一提的摆设。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13年黄金暴跌,大妈们抢购黄金,那是因为觉得便宜。
【51评论】【7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