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材料新周期:三大核心增量、纯新增赛道!
固态电池不是液态体系的延伸,而是一次材料结构重构的革命。
未来产业增量将集中在三大核心原料:五硫化二磷、硫化锂、碘,形成“导电性—稳定性—界面性能”三重突破。
五硫化二磷:用量最大、价格最低、产能最紧。属高能耗工艺,新增受限,供需矛盾突出,涨价空间最大。
硫化锂:成本高但降本潜力巨大,量产后成本有望下降90%。
碘化锂:用量最小、价格最高,是解决固-固界面接触不良、提升界面稳定性的关键材料。
核心受益标的:
五硫化二磷 → 澄星股份(SH600078)、兴发集团(SH600141)
硫化锂 → 上海洗霸(SH603200)
碘化锂 → 博苑股份(SZ301617)
固态电池材料链已进入纯新增周期:
五硫化二磷稀缺性最强,硫化锂降本空间最大,碘化锂壁垒最高。
三线并进,共同构成固态电解质的下一个千亿级投资主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