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中美谈判出了戏剧性场面——这边刚坐下谈合作,那边美方就启动调查,中方直接硬气回应! 这事儿发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中美第五轮经贸磋商刚开个头。中方代表团带着诚意来的,桌上正跟美方掰扯稀土出口、大豆进口这些实际合作,连关税暂停期延长的初步方案都摆出来了。谁能想到,谈判室的门还没关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那边就发了声明,说要启动301调查,专门查中国有没有履行2020年的贸易协议。你们说这算哪门子谈判诚意?分明是想一边谈一边拿大棒施压。 美方这套路真不新鲜,典型的“边谈边打”老把戏。这次调查连流程都提前定好了,10月31号就开始公开征求意见,12月16号还要开听证会,明摆着是早就准备好的“剧本”,就是想借着谈判的由头逼中方让步。这种做法跟之前特朗普政府动辄拿关税威胁的路数如出一辙,骨子里还是觉得能靠施压讹诈捞好处,压根没把平等协商当回事。 中方哪能惯着这毛病?谈判代表李成钢当场就亮了态度,说美方立场强硬,但中方维护利益的决心更坚定。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转头商务部就放出了实招——从当天起,对美籍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还对几家美国相关企业采取了反制措施。这回应够直接吧?你敢搞单边主义,我就敢正当防卫,一点不含糊。 其实美方这步棋走得特别矛盾,自己都没理顺内部逻辑。前几天他们商务部长刚因为擅自搞对华技术限制,被自家总统骂了一顿踢出谈判组,现在又跳出来搞调查。这说明他们内部早就分裂了,一派想务实沟通,一派非要极限施压,结果就是政策朝令夕改,连谈判对手都看懵了。更可笑的是,美方一边查中国,一边还盼着中国在芬太尼禁毒、船舶收费这些议题上配合,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中方的硬气,全是靠实力撑起来的。前三季度我国外贸数据刚出来,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同比涨了4%,9月份更是飙到8%的增幅。关键是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比都超51.7%了,东盟、非洲这些市场的需求特别旺。美方再想靠关税卡我们脖子,效果早就打折扣了,他们自己的农场主、企业还天天盼着跟中国做生意呢。 美方总拿“非市场手段”说事儿,这纯属贼喊捉贼。他们自己靠《通胀削减法》《芯片与科学法》给本土企业砸巨额补贴,搞歧视性政策,早就被世贸组织盯上了。反观中国,海运市场一直对全球开放,产业政策从来都是中外企业一视同仁,美国造船业自己竞争力不行,倒把锅甩给我们,连他们自己的研究报告都承认这一点。这种不实指责,中方不仅要口头反驳,还会组织企业去美方听证会上做法律抗辩,有理有据地维权。 这场谈判的戏剧性,本质是中美经贸博弈的缩影。美方总想用老一套的施压手段维持优势,却没看清中国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样子了。你查我的半导体,我就收紧关键矿物出口;你搞船舶调查,我就合理收取港务费,反制措施一套接一套,全踩在美方的痛点上。但中方始终留着合作的口子,“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态度。 说到底,中美作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方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就该收起那些小动作,拿出点真诚来。光靠耍花招施压,不仅赢不了谈判,还得丢了信誉。现在全球产业链都连着筋,脱钩断链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这个道理美方早该想明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