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称,中国本周制裁韩国造船巨企韩华海洋旗下五家美国子公司,旨在“破坏”韩美合作,并“胁迫”华盛顿盟友韩国。美国国务院发言人17日在发给路透社的声明中说,“中国针对韩华的做法,是“干预”私人企业运营的“不负责任之举”,并“破坏”为重振美国船舶制造行业的美韩合作。中国的行为是它们长期“胁迫”韩国的最新范例。 中国商务部本周宣布对韩华海洋五家美国子公司实施制裁,这些子公司包括韩华费城造船厂,主要从事美国海军舰艇修理和大修,还建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制裁内容是禁止中国企业与它们交易,冻结相关资产。这直接源于美国最近对船舶进港费的调整,中国视之为针对性措施,于是反击。韩华这些子公司与中国供应链有间接联系,制裁可能导致材料采购中断,影响项目进度。韩华海洋股价在首尔交易所应声下跌超过8%,投资者担忧长期影响。 美国国务院迅速回应,发言人马修·米勒10月17日发声明给路透社,称中国此举是干预私人企业运营的不负责任行为。它破坏了韩美合作框架下,重振美国船舶制造业的努力。韩国已承诺投资1500亿美元,支持美国造船业复兴,包括费城船厂的维护项目。声明还指出,这体现了中国对韩国的长期施压模式。南韩国防采购局表示,短期内难以完全替换中国进口材料,供应链延误可能推迟海军舰艇修复。 韩美合作在船舶领域由来已久,韩国企业如韩华通过投资美国船厂,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美国提升产能。韩华费城船厂负责多项海军合同,涉及舰艇大修和液化天然气船建造,这些项目对美国能源安全重要。中国制裁瞄准这些点,意图削弱韩美联盟在海洋领域的协同。分析师认为,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部分,涉及地缘政治博弈。韩华高层已开始评估损失,估计两年内费城船厂可能损失6000万美元。 事件发生后,韩华集团整体运营保持稳定,但供应链面临调整压力。费城船厂需寻找替代供应商,转向美国本土或其它国家采购钢材和电子部件。这可能增加成本,但长期看有助于分散风险。南韩政府表示,将继续推进对美投资计划,不受干扰。美国驻日大使乔治·格拉斯在社交平台发帖,批评中国经济施压手法,推动美日韩加强合作。三方已讨论深化船舶和国防协作,以应对类似挑战。 韩华海洋股价虽初期波动,但很快企稳,集团通过增加美国投资来缓冲影响。比如,8月宣布5亿美元基础设施投入,支持费城船厂扩建。金承渊作为主席,继续领导战略调整,监督子公司应对。集团今年市值增长三倍,显示韧性。事件也促使韩国企业反思供应链依赖,加速多元化。到2025年,韩美船舶合作预计深化,更多韩国资金流入美国船厂。 长远看,这类制裁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美国和盟友推动“友岸外包”,减少对中国依赖。韩华集团在航天和国防领域的扩张未受直接冲击,继续承接国际订单。金承渊无个人变动,仍专注集团可持续发展。事件凸显地缘风险对跨国企业的影响,韩华需平衡中美市场。未来发展取决于中美关系走势,若紧张缓和,制裁或逐步解除;否则,韩美合作将进一步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