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军统老特务,靠着极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在大陆潜伏了三十多年,他的被捕在当年是

风景繁华 2025-10-28 02:16:34

这个军统老特务,靠着极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在大陆潜伏了三十多年,他的被捕在当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国民党军统在大陆最后一个固定情报站的覆灭。[大侦探皮卡丘] 1983年,北京前门大耳胡同的一位退休老人被戴上手铐,邻居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平时笑呵呵打招呼、腿脚不便拄拐杖的老头,竟是潜伏了三十多年的国民党特务。 李家琪出生在河北丰润,父亲去世后辍学在家,同乡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加入所谓的“华北铁血锄奸团”。 这个打着抗日旗号的组织,其实是军统的特务训练营。 在那里,李家琪学会了射击、爆破、密写这些特务手段。 19岁时他已经是军统北平站少校,后来当上了国防部保密局“沂蒙特别组”上校副组长,年纪轻轻就升到这个位置,在军统里确实少见。 李家琪在山东沂蒙地区活动时暴露了身份,被鲁中军区抓获。 当时他身上带着密电码本和特务经费,但死活不承认,后来通过笔迹鉴定和同案犯指认,才确认了他的身份。 让人没想到的是,李家琪装出悔改的样子,送到青海劳改。 在劳改农场里,他表面上积极改造,暗地里却拉拢其他犯人,还煽动越狱,后被加判无期徒刑。 在漫长的改造期间,李家琪从没放弃过特务那一套,他用米汤在草纸上练习密写,用树枝在地上演算密码,一直等着机会。 李家琪获得特赦出狱,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狱友联系上了军统在香港的据点,和台湾情报机关恢复了联系。 为了表示忠心,他凭记忆画出了青海农场的布防图,还列出了十几个可能有潜伏价值的特务名单。 台湾方面对这些情报很满意,指示他以治病为名潜入北京,建立长期情报据点。 李家琪拄着拐杖来到北京,在前门大耳胡同安了家。 他娶了一位姓王的寡妇,但这不是为了找老伴过日子,他看中的是继女在中国农业银行监察司工作,能接触到重要文件。 继女最终成了他的情报提供者,前后向他提供了几十份绝密文件。 李家琪还在暗中观察身边的人,记录他们的弱点,试图编织一张更大的情报网。 台湾方面正式任命李家琪为“北平站站长”,授予少将军衔,还派人送来数千港元经费和特务工具。 李家琪以为自己的伪装完美无缺,却没想到早就有人盯上了他。 有邻居发现,这个无业的退休老人家里居然有两台彩色电视机。 那年头这可不是普通家庭能有的东西,李家琪说是香港亲戚送的,但问起具体情况却含糊其辞。 他经常深夜拉紧窗帘烧纸,还总有陌生人来访,来了又匆匆离开。 加上他对时政新闻特别关注,这些细节引起了一位市民的警觉,一封举报信寄到了北京市公安局。 公安机关立即展开侦查,很快掌握了确凿证据,台湾派来的交通员蔡苹刚住进宾馆就被控制了。 从她行李里搜出了密写信和显微胶片。蔡苹交代了和李家琪接头的全部细节。 宣武区公安分局的行动小组包围了大耳胡同的李家,民警出示逮捕证时,李家琪正坐在客厅看电视,他的手明显抖了一下,但很快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随后的搜查中,警方找到了密码本、显微相机、显影药剂等特务工具,还有大量还没来得及传递出去的机密文件复印件。 此案的破获,意味着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个成体系的情报据点被彻底端掉。 维护国家安全不只是有关部门的事,每个普通人的警觉和参与同样重要。 那位举报的邻居,正是靠着对身边异常情况的留心观察,才帮助破获了这起潜伏多年的间谍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身边有人行为异常、收入与消费不符、频繁接触可疑人员,保持必要的警惕总是没错的。 当然,这不是让大家草木皆兵,而是在发现确实可疑的情况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网友评论: “这个案子我听说过!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这事儿说明啥?过日子还得留个心。那个年代,谁家平白无故有俩彩电,确实扎眼。” “现在也一样,要是发现邻居行为反常、开销特别大,来源又说不清,确实得多想想。” “没想到真实的特务潜伏是这样,还以为都像电视剧里那么光鲜。这个李家琪潜伏几十年,最后栽在邻居的举报信上,说明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最值得警惕。” “国家安全无小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维护国家安全,我们每个普通人也能出份力。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李家琪虽然可恨,但他那种“执着”也挺可怕的。可惜没走正道。他的落网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很有历史意义。” “看完最心疼那个被利用的继女,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断送了自己,太不值了!这也提醒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底线和原则绝对不能丢。” 您认为,在当今社会,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小事来为维护国家安全尽一份力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信源: 《环球网》 《法制日报》

0 阅读:33
风景繁华

风景繁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