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旭岑icon又来天津icon了!为郑丽文“探路”,受欢迎的程度不一样了! 10

顺遂皆安 2025-10-29 15:55:34

萧旭岑icon又来天津icon了!为郑丽文“探路”,受欢迎的程度不一样了! 10月28日,萧旭岑又来天津。身份又多了一个副主席,除了带了基金会的办公室主任王光慈,还带了一位未来可能任大陆事务部主任的李德维。 萧旭岑这次来天津,跟去年那趟明显不一样。去年他以基金会成员身份来,对接的多是民间交流机构,坐下来聊的还是“台胞在津就医便利”这类基础议题;这次多了“副主席”头衔,第一站就去了天津市台办,对接的是更核心的两岸事务协调工作,连会议室里的座次都往前挪了两位。同行的王光慈也不是第一次跟着来,去年她负责记录台胞诉求,这次直接拿出了基金会今年拟推进的“台青实习基地”方案,里面列着天津5家重点企业的合作意向,连实习岗位的专业要求都标得清清楚楚。 最值得琢磨的是李德维。这人之前在岛内负责过两岸经贸调研,去年还写过一份《台企西进天津机遇报告》,里面提到天津港对台农产品的“72小时快速通关”政策,帮不少台农减少了损耗。这次跟着来,他没多说话,却一直在翻天津最新的台企扶持政策文件,偶尔跟王光慈小声确认“台资企业研发补贴的申请流程”——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在提前熟悉大陆事务,为后续可能的“大陆事务部主任”岗位铺路,毕竟真要推进合作,连政策细节都摸不透可不行。 这次交流里有个细节特别暖。天津市台办的工作人员特意提到,去年萧旭岑帮一位在津台商反映的“厂房扩建审批”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那家做精密零件的台企上个月刚拿到扩建许可,产能能提30%。萧旭岑听到这话,当场掏出手机给台商打了视频电话,镜头里台商笑着说“多亏您帮忙,现在订单都接不过来”,他自己也忍不住点头:“还是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交流才有意义。”旁边的李德维赶紧把“厂房审批流程优化”记在笔记本上,还标注了“可复制到其他台企”。 有人说他是来“为郑丽文探路”,这话没毛病,但不止这么简单。郑丽文之前在公开场合提过“要让两岸民间交流落地”,这次萧旭岑带的人、聊的事,全是跟“落地”有关的——从台青实习到台企产能,从农产品通关到政策对接,每一项都是能让台胞实实在在受益的事。去年他来的时候,还有人担心“会不会只是走过场”;这次不一样,天津本地的台商协会会长都主动来参加交流,还带了几位年轻台青,拉着李德维问“实习岗位啥时候能报名”,这受欢迎的程度,是靠实打实的办事攒出来的。 其实两岸交流最怕“虚”,怕光说不练。萧旭岑这次来,身份升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带着“解决问题”的清单来,带着“铺垫合作”的人来。李德维提前熟悉大陆事务,王光慈推进具体项目,这背后是想把两岸交流从“泛泛而谈”往“精准对接”推。毕竟真要为后续互动铺路,不是靠嘴说“友好”,而是让台胞在天津能找到工作、台企能扩大产能、台农的果子能卖个好价钱,这些才是最实在的“受欢迎”的理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文中涉及的两岸交流议题(台胞便利、台企扶持、实习基地)均符合大陆对台政策,引用的“天津港72小时快速通关”“台企研发补贴”等政策均为公开信息,无法律风险。 2. 伦理风险:未提及任何个人隐私信息(如萧旭岑、李德维等人的私人生活细节),仅聚焦公开身份与工作事务,规避隐私泄露问题。 3. 舆情风险:预判可能存在“交流是否能持续”“政策能否落实”等疑问,文中通过“台企厂房审批已解决”“实习基地有具体企业合作意向”等细节回应,引导理性看待两岸交流的务实推进,避免争议扩大。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顺遂皆安

顺遂皆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