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这回真完了,乌克兰可能已经没人可死了。有俄军士兵在打扫顿涅茨克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的战场时发现阵亡的乌军士兵多为外国雇佣兵,占比可能至少达到60%左右,其中包括非裔美国人和拉丁美洲国家的人。 这哪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保家卫国,分明是靠 “雇佣军凑数” 硬撑着战局! 要知道,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乌克兰的本土兵源早就耗得差不多了。 刚开始还能靠青壮年参军,可打了这么多年,伤亡人数节节攀升,能上战场的青壮年越来越少,后来连老人、未成年人都被强征入伍,可就算这样,还是填不满战场的窟窿。 本土兵源实在顶不住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外国雇佣兵身上,靠着金钱招募,从世界各地拉人来打仗。 这些外国雇佣兵来乌克兰,大多不是为了什么 “自由正义”,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 —— 乌克兰给出的佣金不低,吸引了不少想靠打仗捞一笔的人,有退伍军人,也有没上过战场的普通人,成分混杂得很。 可打仗不是闹着玩的,这些雇佣兵没多少家国情怀,也不熟悉乌克兰的战场环境,跟本土部队配合起来更是一团糟,往往成了战场上的 “炮灰”。 现在连顿涅茨克这样的关键战场,阵亡的雇佣兵都占了六成,可见乌克兰本土士兵已经少到了什么地步,只能靠这些外来人硬扛俄军的进攻。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些外国雇佣兵来自五湖四海,语言不通、战术不熟,很多人刚上战场没几天就送了命,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可乌克兰也没别的办法,本土兵源早就见底了,征兵广告都快贴到国外了,还是招不到足够的人,只能咬着牙靠雇佣兵填补兵力缺口。 可雇佣兵终究是 “拿钱办事”,一旦战局不利、佣金兑现不了,或者伤亡率太高,这些人要么跑路,要么就会反过来给乌克兰添乱,根本靠不住。 想想之前的战场情况,乌克兰还能组织起大规模的本土部队反攻,可现在连阵亡士兵都以雇佣兵为主,这背后是本土青壮年的大量消耗,是兵源的彻底枯竭。 一个国家的抵抗,终究要靠自己的人民,靠外来的雇佣兵撑场面,根本就是饮鸩止渴。这些雇佣兵死一个少一个,而乌克兰的本土兵源已经没了补充的余地,照这个趋势下去,别说反攻了,能不能守住现有阵地都难。 “没人可死” 这话虽然刺耳,却戳中了乌克兰当前的窘境 —— 长期的战争已经把这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耗干了,本土兵源耗尽,只能依赖不靠谱的外国雇佣兵,这样的抵抗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战局的走向越来越明显,靠雇佣兵凑数的日子,恐怕也快到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