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芬太尼 为何美国如此惧怕? 芬太尼,乍一听像种复杂的化学名词,其实在医院里是帮人止痛的“狠角色”。作为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它的镇痛效果比吗啡强80到100倍,手术前后的剧烈疼痛、癌症患者的慢性剧痛,都能靠它缓解。 医生用的时候特别小心,要么是打针,几分钟就起效但只能管十几分钟;要么是贴在皮肤上的贴剂,贴一次能顶三天,都是按严格处方来的,毕竟这药劲儿太大了。 可就是这么个治病的药,到了美国却成了索命的魔鬼,美国人能不怕吗?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数据摆在那儿呢:2021 年美国因为芬太尼这类阿片类药物死了 8 万多人,2022 年更狠,直接突破 10 万,这数字比美国打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加起来阵亡的士兵还多 10 倍。 更吓人的是,这药致死量特别低,成人只要 2 毫克就可能没了命,比一粒小米还轻,毒贩还总把它掺在海洛因、假药里,好多人以为是普通毒品,一口下去就再也没起来。 俄亥俄州有个普通家庭,老两口就一个儿子,本来在公司当职员,之前摔了一跤膝盖疼,医生开了含阿片类的止痛药,吃着吃着就上瘾了。 后来处方管严了买不到,他就去街头找替代品,结果碰上掺了芬太尼的海洛因,第一次用就过量了,等老两口发现时,人早就凉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两口连哭都哭不出声,好好的家就这么散了,这种事儿在美国太常见了。 美国这祸根其实是自己种下的。上世纪 90 年代,普渡制药推了种叫奥施康定的止痛药,明明成瘾性极强,却忽悠医生说 “上瘾风险低”,还给医生塞好处让多开处方。 就这么着,美国人慢慢养成了 “疼了就吃药” 的习惯,处方阿片类药物越开越多,第一波滥用潮就这么起来了,从 1999 到 2017 年,光奥施康定就害死了 20 万美国人。 后来处方管严了,瘾君子们就转去吸海洛因,引发第二波危机,等海洛因也不好找了,毒性更强的芬太尼就成了毒贩的新宠。 墨西哥的贩毒集团看准了机会,用化学原料在地下实验室批量造芬太尼,一公斤能卖上百万美元,比贩毒还赚。他们把芬太尼藏在货车货物里,从美墨边境偷偷运过去,美国海关就算查,也赶不上毒贩的花样多。 2023 年边境截了近 20 吨,可 2024 年上半年还有 6 吨漏进来,更别提那些没被查到的了。更要命的是,现在毒贩又弄出了比芬太尼毒 10 倍的硝氮烯,成本更低,还难检测,基层医院连测都测不出来,只能等尸检才知道是被这东西害了。 最让人没法接受的是美国政府根本没好好解决问题。制药公司花了近 25 亿美元游说政客,90% 的众议员和几乎所有参议员都拿过他们的钱,自然不会出台严管政策。 连监管机构的人退休了直接去药企上班,哪还管老百姓的死活?两党更是只顾着吵架,共和党要严打,民主党要搞什么安全注射点,去年众议院一个禁毒法案,132 个民主党议员全投了反对票,这么互相拆台,怎么可能管住毒品? 这股毒潮早就不只是吸毒者的事了,整个美国社会都被拖垮了。医院里满是抢救过量患者的医生,急诊室天天排大队,医疗支出蹭蹭涨;社区里到处是眼神空洞的瘾君子,偷抢成风;多少孩子没了父母,多少家庭支离破碎。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都说,这魔鬼早就关不住了,大火已经烧破了防火线。 其实中国对芬太尼管得特别严,2019 年就把所有芬太尼类物质都列管了,美国之后再也没从中国查到过非法芬太尼。可美国自己管不好,就想甩锅给别人,这根本没用。 说到底,美国怕的不是芬太尼这药本身,是怕自己造出来的这场灾难收不了场,怕这股毒潮把整个国家都拖进深渊里爬不出来。这哪是怕药啊,是怕自己种下的苦果,终究要自己咽下去。

用户16xxx67
自由美利坚,嗨翻每一天[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