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抢劫安世,欧洲没有任何国家觉得不对,也没有觉得这么做是不对,也没有任何国家去谴责,他们只是在讨论安世对汽车的影响,这一幕把所谓的欧洲文明扒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底下藏着的强盗底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10月,荷兰政府突然对安世半导体下手,用一部1952年冷战时期的老古董法律,一天之内就把这家中资企业的全球资产给冻结了,中国高管被赶走,外籍人员直接接管。 这操作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更让人寒心的是,整个欧洲竟然没有一个国家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安世半导体原本是飞利浦剥离出来的企业,2019年被闻泰科技花340亿真金白银买下来,这些年中国团队辛辛苦苦经营,不仅让企业起死回生,还坐上了全球车规级半导体第三的位置,给荷兰带去大把就业机会和税收。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家给当地做贡献的企业,说抢就被抢了,最讽刺的是欧洲各国的反应。 德国车企急得跳脚,说芯片库存只够撑三周,大众、宝马的生产线马上要停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赶紧发警告,16家车企联名喊话,说这事影响太大了。 可你仔细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全是担心自己的供应链会断,自己的利润会受损,没有一个字提到荷兰这么干到底对不对。 这种集体失声实在太反常了,要知道平时欧洲国家最爱拿规则说事,哪个国家的外资企业出点问题,他们立马跳出来指手画脚,什么市场自由、产权神圣,说得比谁都响亮。 可轮到自己人明目张胆抢东西,这些高大上的原则瞬间就不见了,欧盟委员会最多说句愿意协助沟通,绝口不提荷兰的行为是否合法。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安世掌握着全球19.2%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市场,欧洲那些汽车巨头全靠它活着,奔驰、宝马、大众的生产线上,到处都是安世的芯片。 荷兰和德国的工厂设备利用率都飙到98%了,订单排到半年后,这种情况下,谁敢得罪荷兰?万一真断供了,1400万人的饭碗都保不住。 更深层的原因是,欧洲国家在打另一个算盘,今天要是站出来批评荷兰,明天自己想用同样手段对付别国企业怎么办?不如大家心照不宣,你不说我的坏话,我也不戳你的痛处。 这种默契背后,藏着的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所谓的文明、规则、法治,在真金白银面前全成了摆设。 美国在这事里也没少使坏,法院文件清清楚楚写着,早在6月份美国就把所谓的穿透规则细节告诉了荷兰,两周后荷兰就动手了,这时间点卡得也太巧了。 美国之前逼着荷兰限制阿斯麦的光刻机出口,这次又在背后推波助澜,欧洲明知道被当枪使,还得硬着头皮配合,因为防务上离不开美国老大哥。 不过荷兰这次算盘打错了,他们以为抢了安世的总部就能控制供应链,却忘了芯片产业早就全球化了,安世70%的封装测试都在中国东莞完成,没有这道工序,芯片就是块废硅片。 制造芯片需要的磁性材料、抛光材料,也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中国商务部一出手,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出口,荷兰总部立马傻眼了。 欧洲车企这才发现事情大条了,大众不得不停掉高尔夫和途观的生产线,宝马一个月就损失10亿欧元。 这时候荷兰开始着急求和,可连句道歉的话都不肯说,只想赶紧找个折中方案把事情摆平,这种死要面子的态度,把他们的虚伪暴露得一览无余。 这件事最大的价值,是让全世界看清了欧洲的真实嘴脸,他们口中的文明,不过是对弱小者才讲的规矩,遇到能制约自己的对手,立马就换成利益至上的丛林法则。 今天能用国家安全的名义抢中资企业,明天就能用同样理由对付其他国家的资产,欧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投资环境口碑,被荷兰这一锤子砸得稀烂。 更可笑的是,欧洲这种短视行为,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等将来欧洲企业想去别国投资时,谁还会相信他们那套产权保护的鬼话? 强盗的承诺从来都不值钱,这是几千年历史证明过的道理,安世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欧洲人精心维护的文明形象下,那副从殖民时代就没变过的强盗面孔。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