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被曝向成员国抛出“最后通牒”——若不同意动用冻

烟雨评社 2025-10-30 12:52:26

2025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被曝向成员国抛出“最后通牒”——若不同意动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援助乌克兰,各国就必须通过“联合借贷”自掏腰包填上1400亿欧元的资金窟窿!此举看似是“团结援乌”,实则是欧盟委员会为掩盖自身预算枯竭的窘境,用道德绑架逼迫成员国共同承担风险。 这笔 1400 亿欧元的缺口可不是小数目,拆解开来全是刚需:既要给乌克兰前线买弹药、修机场,又要帮着重建电网和医院,还得直接补贴乌财政部发公务员工资、养老金,防止其政府停摆。 乌克兰战场就是个吞金巨兽,每月光开销就高达 50 亿美元,世界银行估算的战后重建费用更是接近 5000 亿美元,靠之前的零散援助根本填不满。 而欧盟自己早已捉襟见肘,法国、德国深陷国内财政困境和福利改革泥潭,美欧贸易协议又谈崩了,外部增收的路彻底被堵死,成员国的 “米缸” 基本都见了底。 欧盟委员会不是没动过心思,此前已经悄悄把冻结俄资产产生的利息转给乌克兰,到 2025 年上半年累计转了 101 亿欧元,还靠这些利息做担保撬动了 500 亿美元贷款。 但这点钱对庞大的战局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于是他们把主意打到了资产本金上,想出个 “赔款贷款” 的办法 —— 以未来俄罗斯可能支付的赔款为抵押,提前把冻结的本金 “借” 给乌克兰,试图在法律上找块遮羞布。 可这步棋压根走不通,成员国的反对声浪早就起来了。核心问题出在比利时,欧盟境内 90% 的冻结俄资产,大概 1830 亿欧元都存在布鲁塞尔的欧洲清算银行,比利时首相德克罗直接撂了挑子,明确说除非 27 国签署 “共同担责协议”,否则绝不让步。 他心里的算盘很清楚,一旦开了动用本金的口子,俄罗斯的法律诉讼会第一个找上门,布鲁塞尔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都可能动摇。法国、德国也犯愁,怕本国银行被拖进关联责任,马克龙直言这是 “违反国际法”,搞不好会引发没完没了的国际法庭纠纷。 更棘手的是俄罗斯的反制早有准备。克里姆林宫早就把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接定性为 “赤裸裸的盗窃”,警告报复会 “追责到本世纪末”。 这可不是空话,2025 年 9 月普京就签了法令,授权俄罗斯银行接管在俄西方资产,10 月初莫斯科法院就冻结了纽约梅隆银行和摩根大通合计 3.72 亿美元的资产,算是敲山震虎。 能源领域的反制更狠,已经暂停对德、意等国的天然气供应,还放话可能切断途经乌克兰的关键管道,这对匈牙利、斯洛伐克来说简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因为这两国超过 60% 的天然气都靠这条线。 欧盟委员会显然没顾上这些风险,反而用 “联合借贷” 逼宫。要知道这种借贷意味着所有参与国要共同承担债务风险,而现在欧盟内部本就分歧严重。 波兰、立陶宛等东欧国家急着推动动用俄资产,背后还有美国支持;法、德、比等国却怕引火烧身,连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都直言要先保住欧元区金融稳定。这种情况下强推联合借贷,无疑是把内部矛盾越扯越大。 更耐人寻味的是,欧盟委员会一边喊着资金紧张,一边还在推进 428 亿欧元的防务联盟预算,25 国已经签字,摆明了要给自己留 “备份电源”。这种反差让 “最后通牒” 的真实目的更显可疑,与其说是为了援乌,不如说是借团结的名义,让成员国为委员会的预算危机买单。 信源:新华网

0 阅读:5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