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违规将中国稀土卖给美欧,一印商进口120吨,中方果断出手!白纸黑字的承诺书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0-31 14:53:14

印度违规将中国稀土卖给美欧,一印商进口120吨,中方果断出手!白纸黑字的承诺书说的好听,背地里却把中国稀土当成了倒卖生意。 业内人都清楚,印度压根吞不下这么多高纯度稀土。全国像样的稀土精炼厂就两家,最大的那家在安得拉邦,年处理能力才 80 吨,而且设备还是十年前从中国引进的旧型号,根本啃不动这种纯度 99.5% 的氧化镝。 你想啊,120 吨原料要在一个月内加工完,就算 24 小时连轴转都不可能,明摆着就是借印度的地盘当跳板,把货转手卖给急缺原料的美欧。 这套路其实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之前就有印商把中国稀土混在瓷砖里出货,还有人用矿泉水瓶分装稀土氧化物,就为了绕开中方的出口管控。美欧那边早就盯上了这条 “暗线”,毕竟中国掌握着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精炼技术,4 万多项相关专利攥在手里,想直接从中国拿足量的高端稀土,根本过不了出口许可这关。 美方的焦虑可不是装的,造一架 F-35 战斗机得用 400 千克以上的稀土,核潜艇和驱逐舰的用量更是上千磅,五角大楼的库存只够撑半年。他们不是没试过自救,重启加州的稀土矿、跟澳大利亚签合作协议,折腾了好几年,连一座能稳定产出高纯度稀土的精炼厂都没建起来。 前段时间炒得火热的 “海藻提稀土” 技术,听着能把稀土浓缩百万倍,实则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生态影响和规模化成本全是没解开的难题。 印度正好钻了这个空子,他们从中国进口稀土时,总会打着 “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 的旗号,签下一堆自用承诺。可实际情况是,印度半导体产业的稀土消耗量连进口量的零头都不到,去年从中国买了 320 吨稀土,本土加工只用了 68 吨,剩下的全通过转口卖到了美欧,中间赚的差价能翻两三倍。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让不少印商红了眼,压根不管什么承诺不承诺。 中方这次出手一点没含糊,直接堵死了转口贸易的漏洞。刚核实完 120 吨稀土的流向,商务部就发布了 61 号公告,明确提到但凡用到中国稀土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的专项技术,必须提前拿许可。 这一下就掐住了印度转口的命门,他们的稀土加工技术全是从中国引进的,没有中方许可,连最基础的提纯都做不了,更别说伪装成 “本土加工品” 出货了。 紧跟着的 62 号公告管得更宽,从技术图纸到生产线,再到投资研发,全划进了管控范围。这招直接断了美欧想借第三国绕开管控的念想。之前有欧洲企业想在印度建稀土加工厂,就是想用印度的进口额度拿中国原料,再把成品运回欧洲。现在技术环节被卡死,这个计划直接成了泡影。 美媒这会儿急得跳脚,说中方 “掐住了全球供应链的脖子”,可他们自己也清楚,这都是自作自受。一边动不动就把中企拉黑,拿 “国家安全” 当借口搞制裁,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五角大楼的内部报告都承认,美国几万个武器零件的研发全依赖中国稀土,想实现 “去中国化” 至少要 10 年,而现在的库存连六代机的研发都撑不住。 其实中方的管控一直留着余地,医疗、自然灾害救助这些用途都能申请豁免,芯片研发领域也有商量的空间,根本不是像美方那样搞一刀切。但前提是得守规矩,像印度这种白纸黑字的承诺当废纸,转口倒卖损害中方利益的行为,肯定不能惯着。 这次被查处的印商算是栽大了,不仅被列入稀土出口 “黑名单”,以后再也拿不到中国的出口配额,之前交的保证金也全被罚没。消息传出去,印度其他做稀土生意的企业都慌了神,有两家刚签了进口合同的印商,连夜派人来中国补签合规协议,就怕步了后尘。 国际市场的反应更直接,稀土价格当天就涨了 7%。德国那家收货的军工企业急着找替代来源,可问遍了全球,除了中国没人能稳定供应这么高纯度的氧化镝。澳大利亚的稀土矿倒是有货,可他们的精炼厂要到 2027 年才能投产,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事儿也给其他想钻空子的国家提了个醒,中国的稀土管控不是说说而已。那些一边享受中国稀土红利,一边又想着遏制中国的国家,别以为找个中间体能蒙混过关。中方的溯源系统早就不是当年的水平了,从矿山到港口,每一批稀土都有 “电子身份证”,想偷偷倒卖,根本逃不过监控。 现在再看印度那 120 吨稀土,已经被原路退回。这不仅仅是罚了一家印商,更是给全球稀土贸易立了规矩,想拿中国的原料可以,但必须守中国的规矩,耍小聪明搞暗箱操作,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欧要是真想要稀土,与其靠第三方转口,不如好好坐下来谈,毕竟合作从来都是双向的,搞对抗、玩猫腻,最终只会耽误自己的发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