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重拳出击!4起内幕被重罚,3起小作文被查处!周一怎么走? 2024年1月,一家公司宣布要进行重组,在消息公开前,有四个人提前得知内情并买入股票,这些人并非公司内部员工,却通过某种方式获取了信息,等公司正式发布公告后,股价上涨,四人从中获利,后来证监会介入调查并作出处罚,甄某赚了近80万元,被罚款317万元,杜某获利37万元,被罚187万元,张某赚了15万元,被处以165万元罚款,潘某情况更严重,他本来亏损,还拒绝配合调查工作,最终被罚500万元,所持股票也被强制卖出。 这四个人都跟同一件事有关系,说明消息是从公司内部泄露出去的,投行的人、券商的人、董事会秘书这些人里面,肯定有人没有管住自己的嘴,潘某亏了钱还被重重处罚,其实是在警告其他人,不管你赚没赚钱,只要违反规定,就要付出代价,而那几个赚到钱的人,被罚得更重,罚款是按照他们获利的比例来算的,但有个地方让人觉得奇怪,证监会还查了三起编造假消息传播谣言的事件,结果没有公布具体是谁做的,也没有说清楚内容是什么,只是放出话来表示他们对这种行为零容忍,这种只打不公开的做法,确实有点意思。 现在用AI写文章很方便,证券类的小作文传播速度比以前快了三倍,以前靠人工盯着市场动态,现在根本盯不过来,许多假消息一发出来,几分钟就传得到处都是,监管部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还没完全跟上节奏,技术跑得太快,监管还在后面追。 有人预测周一股市会先跌后涨,说这是补涨补跌的惯性造成的,这个说法听起来挺顺耳,其实根本站不住脚,比如金融科技和题材股现在已经分不清彼此了,AI算力、信创、金融IT这些板块早就绑在一起动,哪还有什么独立行情,还有人喊着沪指要冲上4000点,可根本没提成交量的事,也没说资金从哪里来,光靠画线猜测走势,风险实在太大了。 2025年10月,退市公司数量比去年增加近一半,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监管部门严格执行政策的结果,处罚力度不断加大,退市标准也更为严格,过去市场普遍认为政策底就是市场底,现在却发现政策与市场之间出现脱节,政策能够起到托市作用,但市场情绪和资金走向无法仅靠政策引导来扭转。 证监会没有公布这份市场传言的作者,但明确指出是机构里的分析师和投资顾问所写,这些人在日常工作中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网络直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现在监管部门不仅处罚个人,还要求相关机构承担管理责任,2025年即将实施的新修订资产管理规定中已经加入了“员工行为溯源”这一内容,意味着如果出现问题,公司也需要负责,大型券商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对员工的聊天记录进行监控,中小型机构仍在观望状态,不同机构的执行力度存在明显差距。 这四起内幕交易案中,公司名称都没有公开,仔细想想,如果这些公司涉及地方国企改革、新能源并购或科技整合,问题就超出一般违规了,可能是有人在改革前提前布局,甚至暗示内部人员知道政策动向,这种事一旦查实,影响远超普通炒股获利,至于为什么调查后不公布细节,监管机构是有意保留余地,避免事情闹大引发市场恐慌炒作,同时为后续精准处理留出空间,这种做法既起到震慑作用,又没把局面搞乱。 现在市场情况有点复杂,信息传递也不够透明,监管部门在加强管理,技术发展却越来越快,普通人想了解市场动向,只看新闻和报告已经不够用,还得自己多思考分析,那些专家讲的话不要全部相信,特别是那种没头没尾的网络传言,看起来热闹,实际上最容易误导人。
证监会重拳出击!4起内幕被重罚,3起小作文被查处!周一怎么走? 2024年1月
西的柚子
2025-11-02 16:20:43
0
阅读: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