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变脸”可真快!中美吉隆坡刚谈妥,美国又变脸,美财长通告全球,将继续针对中国! 前两天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了两天会,从10月25号到26号,中方牵头人带着团队把37条经贸问题清清楚楚摆到桌上,小到海事物流的通行规矩,大到美国对咱们造船业的额外关税,每一条都要求美方给个实在说法。这可不是随便列的清单,全是企业实实在在受的委屈,就说海事物流吧,美国从今年10月14号开始,对中国造、中国运营的船舶收高额港口费,一艘万箱集装箱船第一次进港就得交超100万美元,还计划每年涨30美元,到2028年每净吨位要收140美元,咱们的航运企业成本一下涨了一大截。造船业更冤,美国借着所谓301调查搞限制,可中国造船业全球订单份额都到73%了,靠的是技术和成本优势,美国自己造一艘船要3.3亿美元,咱们才6000万,根本不是他们说的"不公平竞争"。 会谈下来总算有了结果,双方达成基本共识,美方说要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10%芬太尼关税,对咱们24%的对等关税暂停一年,连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也暂停一年,甚至把原计划9月29号实施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也暂停了。中方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措施,大家都以为这经贸摩擦能缓口气,毕竟连特朗普都放话说明年4月要访华,看着像是要好好合作的样子。 可谁能想到,会谈刚结束,10月26号当天,美国财长贝森特就对着媒体通告全球,嘴一张就变了卦,说"美国不会改变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一句话就把之前的共识打了折扣。这变脸速度快得让人吃惊,前脚刚在谈判桌上签字画押,后脚就反悔,明摆着没打算真解决问题。 这话可不是空架子,美国早就在行动上露了端倪。就说出口管制,他们只是暂停了"50%穿透性规则",但高端芯片、EDA软件这些关键技术的限制半分没松。英伟达的B30A芯片照样卡在出口审批环节,咱们的AI企业想买都买不到,而中国半导体自给率刚到50%,高端芯片还得依赖进口,美方这是故意卡脖子。更过分的是,10月9号美国财政部还更新了制裁清单,把9艘给中国运伊朗甲醇的船加了进去,这些船年运力400万吨,占伊朗对华甲醇出口的40%,直接搅乱了咱们的能源贸易。 再看造船业,美方虽说暂停了301调查,但之前加的港口费根本没取消,马士基这些航运公司虽然还敢从中国订船,但都得偷偷把中国相关船只调离美国航线,怕被收高额费用。美国国内五大工会还在撺掇政府继续打压,说要重振本土造船业,可他们自己去年造船还不到10艘,根本没法跟中国的千艘规模比,就算搞限制也没用,反而让全球海运成本每年多花400到520亿美元,美国消费者每年得额外掏300亿美元买单。 美国这么翻脸不认账,说白了就是打的小算盘。一方面想在科技领域保住霸权,中国半导体产业投入都超1.4万亿元了,2025年7纳米以下芯片都开始量产,他们怕再不加限制就追上来了,毕竟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的占比都从1990年的37%跌到12%了。另一方面是国内政治作祟,那些不看好中美合作的势力一直在起哄,贝森特这话就是说给他们听的,想表明自己"保护本土产业"的立场,好拉选票。更阴险的是,他们想靠这种强硬姿态逼中国在其他领域让步,比如稀土出口,美国自己找澳大利亚、加拿大重组稀土供应链根本成不了事,还得靠中国,就想拿出口管制当筹码换好处。 其实这也不是美国第一次变脸了,今年5月日内瓦会谈刚达成取消91%加征关税的共识,转头就没完全兑现,现在的综合关税还维持在30%左右。这次吉隆坡会谈说暂停措施,结果转头就强调出口管制不变,说白了就是"合则用、不合则弃",把国际规则当摆设。好在中方早有准备,之前美国收港口费,咱们就对等收取美国船舶的特别港务费,这次也明确说了,会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不会任由他们拿捏。 37条问题摆上桌,是想真心解决问题,可美国这边刚谈妥就变脸,只能说明他们根本没诚意。表面上谈合作,背地里继续搞针对,这种把戏骗不了人。中国现在对美出口占比都降到15%以下了,东盟、拉美市场越做越大,半导体也在加速自主攻关,美国再这么折腾,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变脸”可真快!中美吉隆坡刚谈妥,美国又变脸,美财长通告全球,将继续针对中国
梵西之花
2025-11-04 15:29: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