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梵西之花 2025-11-04 22:41:59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以迫使俄罗斯做出结束战争的举动。 以此迫使俄罗斯结束战争,这背后藏着他们最清楚的算计,核心就是看准了中国在俄罗斯石油出口体系里的关键地位,这恰恰是掐断俄罗斯战争经费的要害,毕竟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大半都得靠卖石油的钱来支撑。 得先说说中国在俄罗斯石油出口里到底占多重要的位置,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占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45%左右,差不多一半的石油都卖到了中国,而在2021年西方没加码制裁的时候,这个比例还只有18%,短短两年翻了一倍多。这不是偶然,自从欧洲跟着美国搞对俄石油禁运,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就开始拼命向东转,中国成了最稳的接盘侠,2025年普京还宣布,俄罗斯石油公司要跟中国签25年的大单,每年供应4600万吨原油,总金额高达2700亿美元,专门修了远东管道的支线往中国送,就是怕断了这条供应线。现在俄罗斯每天出口的石油里,每两桶就有一桶是运到中国的,连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都直言,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他们就准备多少,这话里藏着的全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更关键的是,石油收入直接关系着俄罗斯的战争经费。2024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飙到了12.1万亿卢布,比2021年涨了128%,占到GDP的6.3%,而这些钱很大程度上要靠油气收入来填补。虽然2024年油气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降到了30.3%,但这仍是最大的单一收入来源,2023年光油气产业收入就有9万亿卢布,占出口总收入的57%,要是没了这笔钱,俄罗斯的国防开支根本撑不起来。2018年的数据就看得更明白,当时对中国出口能源的收入已经占到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0%,现在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等于中国买石油的钱,直接成了俄罗斯军费的重要来源。斯塔默和特朗普算得很清楚,只要掐断中国这条线,俄罗斯的钱袋子就会漏一大块,战争经费自然跟不上。 西方自己早就试过制裁俄罗斯石油,可根本没效果,反而把自己逼到了墙角。就像保加利亚,全国三分之二的燃料供应都靠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在当地的炼油厂,美国一制裁这家公司,保加利亚立马慌了,每天要360多辆油罐车从邻国运燃料才够,这根本不现实,老百姓怕油价涨,企业怕断供,政府急得开会改法律,就怕能源危机炸锅。欧洲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去,德国之前还得靠豁免才能继续用俄石油相关设施,可见他们自己都没法彻底摆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毕竟中国不仅买得多,还能稳定消化,2024年前10个月,中国占俄罗斯对外贸易的34%,比三年前翻了近一倍,除了石油,煤炭出口的近一半、管道天然气出口的23%也都是中国买的,等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半条命都系在中国身上。 斯塔默和特朗普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知道光靠西方自己的制裁卡不死俄罗斯,必须拉上中国才管用。因为俄罗斯现在的石油出口已经形成了“西方退、中国进”的格局,2022年欧洲还买俄罗斯40%的石油,到2024年只剩不到10%,空缺的份额全靠中国和印度补上,而印度的进口量还不到中国的一半,真正能决定俄罗斯石油收入的还是中国。更要命的是,俄罗斯的财政已经对能源出口形成了路径依赖,2024年油气收入同比涨了26.2%,才勉强撑起超过40万亿卢布的预算支出,要是中国停购,石油价格可能跌不说,出口量直接砍半,油气收入至少得少4万亿卢布,军费开支立马就得缩水,那些坦克、导弹的生产都得停摆。 他们心里也清楚,中国买俄罗斯石油是双赢,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对外依存度接近60%,2018年就从俄罗斯进口7149万吨原油,现在这个数字早突破了1亿吨,俄罗斯已经连续三年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比沙特还多。但斯塔默和特朗普不管这些,他们只想用政治压力逼中国让步,觉得只要中国停购,俄罗斯就会因为没钱打仗而妥协。毕竟之前美国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时,连保加利亚这样的小国都扛不住,更别说俄罗斯少了中国这个大客户会是什么后果,战争经费的缺口根本没法补,到时候要么缩减军费,要么就得接受财政崩溃,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从2016年中俄扩大能源合作开始,中国就成了俄罗斯的“能源避风港”,当时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就增长了23.4%,直接让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了中国第一大石油输出国。这些年合作越来越深,中国企业不仅买石油,还在俄罗斯搞勘探、炼化的合资项目,等于把供应链绑在了一起,俄罗斯想换都换不掉。斯塔默和特朗普就是看透了这种深度绑定,才把矛头对准中国,他们知道这是掐断俄罗斯战争经费最直接的办法,毕竟打垮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先断了它的钱袋子最管用,而中国恰恰是那个给俄罗斯钱袋子续血的关键角色。这就是他们一致要求中国停购俄罗斯石油的根本原因,瞄准的就是中国在俄罗斯石油出口里的不可替代性,这才是真正能击中要害的一招。

0 阅读:0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