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内部反对郑丽文的人站出来了。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台南市议员蔡育辉,对着镜头拍着桌子喊:“我是台湾本土的,就是不支持郑丽文!”这话听得人一愣,他紧接着抛出狠活,说郑丽文那套“亲近大陆的路线”会搞垮选举,逼她放弃两岸统一主张,甚至放话“不改路线就退党”。 郑丽文刚以65122票、刚过半数的微弱优势拿下国民党主席宝座,台南市议员蔡育辉就对着镜头拍了桌子,一句“我是台湾本土的,就是不支持郑丽文”把党内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紧接着又放狠话,说郑丽文那套“亲近大陆的路线”会搞垮选举,逼着她放弃两岸统一的主张,甚至撂下“不改路线就退党”的硬话。这看似是蔡育辉一个人的抗议,实则是国民党攒了几十年的派系矛盾和路线之争,借着新主席上任的契机彻底炸开了锅。 蔡育辉敢第一个跳出来,根子就在他背后的南部本土派势力,以及国民党内部早就拧不成一股绳的派系盘根错节。台南本就是民进党的传统票仓,国民党在这里根基薄弱,想保住席位的政客都得靠着“本土”标签讨好选民。蔡育辉能当上议员,靠的就是在选民面前弱化“一中”立场,甚至悄悄附和“本土认同”的说法,可郑丽文的当选直接断了他这种“左右逢源”的路。郑丽文能胜选,靠的不是党内温和派的支持,而是黄复兴党部那批坚定“统派”的铁票,这个党部向来认“一个中国”的死理,郑丽文上台后也没含糊,直接喊出“坚持九二共识、我是中国人”的口号,还任命了去广州参加过黄埔军校百年纪念活动的季麟连当副主席,明摆着要把国民党拉回“正统统派”的轨道,这让靠“模糊立场”吃饭的蔡育辉怎么能不急。 这种路线上的分裂,早在李登辉时代就埋下了祸根。李登辉表面挂着国民党的牌子,暗地里却往党内塞“本土意识”的私货,把一批“隐性台独”分子扶起来,让他们靠着党的资源拉帮结派。后来马英九执政时,明明两岸关系有缓和的机会,却对这些“骑墙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怕提“统一”得罪南部选民,结果让本土派的胆子越来越大。到了朱立伦时期,更是搞“中间路线”,既想拿大陆的好处,又不敢得罪岛内的“本土”声音,活生生把国民党的立场磨成了“软柿子”。蔡育辉就是在这种环境里混出来的,拿着国民党的宣传经费、靠党的招牌参选,当选后却在“一中”问题上装哑巴,现在郑丽文要动真格,他自然要跳出来反抗。 更关键的是,蔡育辉的反对不是孤例,背后是整个南部本土派和其他派系的默契配合。郑丽文刚主持中评会任命县市党部主委,朱立伦的嫡系就带头联署发难,逼着郑丽文结盟的傅崐萁公开法案进度表,明着是要“公开透明”,实则是试探新主席的权威。赵少康也早放话,说郑丽文不清理“亲大陆的人”,政令就出不了门,这些人看似立场不同,本质都是怕郑丽文的“统派”路线动了他们的利益。南部本土派靠“模糊立场”保位子,朱立伦、赵少康这些派系则怕自己的资源被黄复兴系抢走,几股力量凑在一起,蔡育辉不过是第一个出头的“枪靶子”。 2026年县市长选举越来越近,这更是让矛盾火上浇油。郑丽文早就放话,要在南台湾重点突破,打破“绿色执政”的魔咒,还打算下乡号召新人入党,壮大“统派”基本盘。这对蔡育辉这些南部议员来说,简直是直接抢饭碗——要是党里真的认“一中”立场为提名硬标准,他们这些不敢提“统一”的人,下次选举肯定拿不到提名;要是郑丽文真的拉来新党员,他们在地方的话语权也会被削弱。所以蔡育辉才敢放“退党”的狠话,就是想逼着郑丽文让步,保住南部本土派的提名权和资源分配权。 国台办早就表态,愿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和国民党加强往来,可蔡育辉这些人眼里根本没有两岸和平,只有自己的选票和位子。他们嘴上喊着“台湾本土”,实则是靠着国民党的资源享福,却不愿承担党的核心立场,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之前国民党推动两岸农产品贸易,南部不少本土派议员拿着对接大陆的名额给亲友谋利,转头就说“不认同党和大陆走太近”,这种事早就不是秘密。 现在郑丽文要把这些“脓疮”挑破,自然会引来一群人的反扑。蔡育辉拍桌子的背后,是国民党从李登辉到现在积累的派系恶斗,是“统派”和“本土派”几十年的路线撕扯,更是既得利益者怕丢饭碗的恐慌。这场风波也让大家看明白,国民党内部的问题从来不是“新人上任有人不服”,而是关乎党魂的较量——到底是坚持“一个中国”的根本,还是继续向“本土意识”妥协。郑丽文要是退了,国民党只会更散;要是硬刚到底,虽然会经历阵痛,但或许才能把那些吃里扒外的蛀虫清出去,真正凝聚起力量。
国民党内部反对郑丽文的人站出来了。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台南市议员蔡育辉,对着镜头拍着
梵西之花
2025-11-05 10:26: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