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希望看到的一幕将发生,特朗普紧急发文,这一次他真的输不起,11月5日,美国最

烟雨评社 2025-11-05 10:54:47

中国希望看到的一幕将发生,特朗普紧急发文,这一次他真的输不起,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将迎来一场历史级别的听证会,焦点直指特朗普政府以《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为依据,强行加征全球关税是否合法。 11 月 3 日,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连发三条信息,语气里的紧张藏都藏不住,甚至用 “败诉会让美国掉入第三世界” 这样的狠话警告。整个美国都在盯着最高法院。 焦点不是别的,正是特朗普政府当年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全球关税的合法性。对特朗普来说,这早已不是简单的法律纠纷,而是一场输不起的政治、经济、外交三重战役。 要搞懂这场听证会的分量,得先拎清那部被推上风口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这部 1977 年出台的法律,本是为应对 “国难” 准备的 “尚方宝剑”—— 比如战争时期敌对国家没收美国资产,或是面临极端外部威胁时,总统能快速采取经济反制。 可 2018 年特朗普却把它用在了贸易逆差上,对中国、欧盟等多国的钢铁、电子产品加征最高 25% 关税,理由是 “维护国家安全”。这操作在美国国内炸了锅,反对者直言 “把贸易问题算成国家紧急状态,简直是滥用法律”,国会更是不满 “总统把本该属于立法机构的征税权攥在了手里”。 如今这场听证会,就是要给这个争议一个了断。原告方是美国商会、全国制造商协会等 12 个行业组织,他们拿出的证据很实在:2018 年至今,关税让美国企业多花了近 900 亿美元,钢铁行业丢了 1.2 万个岗位,汽车厂商每辆车成本涨了 1200 美元,最后这些成本还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要是最高法院判特朗普败诉,不仅关税政策得立刻终止,美国政府还得把这 900 亿美元退回去 —— 可这笔钱早就进了财政腰包,怎么退、退给谁都是难题:退给进口企业,普通消费者没拿到实惠;补贴给消费者,又没法精准核算每个人的损失,简直是个烫手山芋。 特朗普的焦虑可不是装的。对他来说,关税是 “美国优先” 理念的核心招牌,也是 2024 年大选的重要政绩。要是被裁定非法,等于直接否定了他最引以为傲的政策,对手肯定会拿 “滥用权力” 大做文章。他在社交平台上反复强调 “没了关税,外国商品会淹没美国产业”,就是想争取选民支持。 更关键的是,依赖关税保护的钢铁、铝业工人,是他的核心票仓,一旦关税取消,这些行业面临国际竞争,选民支持率可能跟着下滑,这对正竞选的他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国际社会也在盯着这场听证会,中国的关注尤其特殊。自贸易战打响,中国就认为美国单边关税违反 WTO 规则,如今美国自己的最高法院要做裁决,要是判定特朗普越权,等于间接印证了中国的立场。 这不仅能提升中国在国际经贸博弈中的话语权,还能让其他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国家更有底气对抗单边主义 ——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说,这是 “中国希望看到的一幕”,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对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期待。 不过,最终结果还很难说。最高法院 9 名大法官里保守派占多数,但这个案子触及三权分立的核心 —— 行政权到底该有多大边界。 不少保守派大法官向来坚守宪法原意,对《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被扩大使用可能也有警惕,毕竟他们要考虑的不只是这一任总统,还有未来几十年美国的权力框架。法律和政治在这里缠在一起,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11 月 5 日的听证会,就像一个风暴眼。裁决结果不仅会定义特朗普的政治遗产,还会影响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向和国际行事风格。是维护总统的紧急处置权,还是捍卫国会权威和法律严谨性? 没人能提前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结果如何,这场战役都会在美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朗普的关税梦,终究是一场美国式幻觉。它既无法拯救美国制造,也无法阻止中国崛起。如今最高法院要按下“终止键”,其实是美国自我反省的开始。对中国来说,这正是见证世界格局重构的关键时刻——这一次,风向真的在变了。 信源:红星新闻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