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

九鼎观世道 2025-11-05 13:33:06

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的目标变了。最早,俄只是想通过军事行动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后来俄罗斯发现欧美全部下场了,不打不行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开战三年,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五分之一的国土,战争却丝毫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很多人问,俄罗斯为何还不收手? 其实答案很简单,随着局势发展,普京的战略目标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起初,俄罗斯只是想阻止乌克兰投向北约。 但随着西方全面介入,局势一步步升级,俄罗斯发现,不继续打下去,欧美会用更多方式打压俄罗斯。 2022年初,俄军突然进攻乌克兰,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意在“速战速决”的军事行动,目的很明确,就是不让乌克兰成为北约前线。 毕竟,莫斯科距离基辅不过七百多公里,一旦西方部队和导弹进驻,俄罗斯的安全空间会被挤压到极致。普京一再强调,北约东扩已经触碰了俄罗斯的生存底线。 但事与愿违,乌克兰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妥协。美国和欧盟速度极快地启动大规模援乌计划,武器、资金、情报全线开闸。 美援已经累计上千亿美元,欧盟也追加了几百亿欧元。坦克、防空、无人机、炮弹源源不断。 俄罗斯这才意识到,自己退让一步,西方就会推进一步,战争变成了消耗战、拉锯战,想轻易收场根本不现实。 三年下来,俄罗斯把乌克兰的一块“工业心脏”牢牢控制住,尤其是顿巴斯地区。这里不仅能源资源丰富——煤炭、焦煤、核电站、电力和铁路网高度集中,还贡献了乌克兰经济的重要份额。 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地区本就是乌克兰的工业重地,铁路和矿产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扎波罗热核电站则掌握着乌克兰五分之一的发电量,也成了俄罗斯手中的战略筹码。加上黑海港口和克里米亚的交通要道,俄罗斯等于捏住了乌克兰的经济动脉。 一旦俄罗斯失守这些地盘,克里米亚孤悬海外,黑海舰队和能源运输也会陷入危险。乌军多次试图切断大桥、打击后勤,但俄罗斯死守不退。 到后来,俄方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安全缓冲区,目标升级为直接掌控资源、确保战略纵深,甚至借战争提升全球影响力。 2022年秋,俄罗斯宣布合并四州领土,把顿巴斯、赫尔松、扎波罗热纳入俄罗斯版图。普京对外宣称保护俄语居民,实际上是要把既得利益“合法化”。 2023年,俄军战略转向全力夺取顿巴斯,巴赫穆特等重镇成了拉锯焦点,伤亡代价极大。2024到2025年,俄罗斯继续推进,新增控制区超过四千平方公里。普京不断向外放话,除非乌克兰中立、撤军、换政府,否则停火无从谈起。 同时,俄罗斯内政稳住了大后方。能源出口转向亚洲,石油卖给中国、印度,赚了几千亿美金。尽管西方制裁不断加码,俄罗斯依靠卢布结算、贸易转向,经济受损有限。 军工体系加大投入,北韩和伊朗的装备也被引入战场。西方援乌逐渐乏力,美国国会为军费吵得不可开交,欧洲弹药也见底。特朗普喊着要和谈,但俄罗斯压根不买账。 战场上,俄罗斯通过重型炸弹、无人机、导弹压制乌克兰,乌空军新上F-16也很快被俄防空网消耗。 乌克兰反攻受阻,兵员紧张,腐败问题和社会矛盾加剧。俄军则用高奖金招兵,虽然有北韩雇佣兵短暂填充,但2025年春季后也大批撤离。乌克兰靠西方维持战线,俄罗斯则靠韧劲和资源拖死对手。 多次和谈都因领土分歧破裂,乌克兰坚持收回全部失地,俄罗斯则咬定四州和克里米亚不可谈判。俄高官直接表态,不会接受短暂停火,只要西方还给乌克兰提供军援,战争就不会停。俄罗斯不断甩出核威胁和中程导弹威慑,逼迫西方收手。 经济上,俄罗斯央行频繁降息,保持内需和信心,GDP逆势增长。乌克兰则经济大幅收缩,民生艰难,靠国际援助勉强维持。俄方尝到长期占领的“甜头”,既获得战略纵深,又能在外交上立于主动。 现在,俄罗斯的算盘很明白:只要能稳住现有控制区,让乌克兰彻底失去反攻能力,西方失去耐心,自己就能在谈判桌上掌控主动权。 普京的底气,是石油天然气赚到的钱、工业基地和战略纵深、民众对抗压的承受力。时间变成了俄罗斯的盟友。

0 阅读:0
九鼎观世道

九鼎观世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