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民党其实分两派:其一,是亲美派以马英九朱立伦为代表承认“九二共识”!他们跟

映天真 2025-11-05 16:58:09

台湾国民党其实分两派:其一,是亲美派以马英九朱立伦为代表承认“九二共识”!他们跟美国关系密切!完全听从美国的领导!其二、台湾本土派!以王金平为代表也就是马英九讲的所谓的黑金政治!他们从不提“九二共识”!跟美国几乎没有来往!国民党大多县市长都是这派的人! 在台湾岛内政坛的暗流涌动里,国民党这个老牌政党,正被两条隐形的裂缝悄然撕扯:一边是紧抱美国大腿的亲美势力,一边是深耕本土的盘根错节派系。九二共识这个两岸和平的钥匙,在他们手里竟成了各说各话的借口。国民党还能否找回初心,回归一中原则,还是继续内耗下去,直至彻底边缘化? 刚开始,党内多是大陆迁来的骨干,靠着美国的军事经济援助才稳住阵脚。那时候,国民党把对外结盟当成救命稻草,尤其是跟美国的军事合作,成了他们维持统治的命根子。可岛内民众渐渐觉得,这路子离本地生活太远,怨声慢慢起来了。 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变了,联合国席位丢了,国民党开始琢磨岛内怎么定位。本土出身的干部爬上中层,推动地方选举规则松绑,声音越来越大。八十年代末,李登辉上台,本土势力抬头,他把权力往本地倾斜,外省老骨干虽不情愿,但挡不住民主浪潮。 九十年代初,学生在街头闹事,要求多给岛内人说话权。国民党内部,外省派系死守国际路线,本土派要扩大参与,党章改来改去,拖了好几个月。一九九三年,新党从国民党里分裂出去,那些人嫌本土化太快,带走一批资源和骨干。从那起,国民党代表大会上,两派拉锯选票,资源分配成死结。 两千年总统选举输了,裂痕更大。宋楚瑜带队搞亲民党,李登辉推台湾团结联盟,吸走不少本土国民党人。权力往下沉,中南部县市的地方头目通过本地网络,牢牢控住选区。外省派系转而靠智库跟美国保持联系,维持对外影响力。这拉锯从资源争抢开始,渐渐变成两岸路线的对撞,国民党发展就这么弯了道。 国民党亲美派,以马英九和朱立伦为头,他们公开认九二共识,但总加一中各表的说法。这共识是一九九二年香港两岸会晤的结果,国民党拿它当两岸互动的底牌。马英九两零零八年当总统后,加大对美军售预算,跟美国聊安全议题,摆明要证明国民党是可靠伙伴。 朱立伦两零一五年接党主席,两零二一年再上位,继续这条路。两零二二年访美时,他跟官员谈两岸,强调国民党跟美国走得近。江启臣两零二零年当主席,也重申共识是两岸基础,在青年营请美方人来讲课。这派人守岛内现状,抱美国大腿保稳定,对统一话题避之不及。 国民党本土派,王金平在中南部经营派系,很多县市长出自这儿。他们不提共识,跟美国来往少。马英九批评王金平搞黑金政治,利用人脉换利益。王金平被指没有敌人,在立法院跟各方周旋,有人说他蓝皮绿骨,帮绿营挡国民党议案。 两零一三年,王金平涉司法关说,马英九下令开除他党籍,党内闹得天翻地覆。王金平靠法律保住位置,但国民党支持率直线下滑。这事暴露两派对立,亲美派用共识当工具,实际听美国指挥。本土派只谈和平,不碰统一,甚至有人想改党名为台湾国民党,透着本土化味道。 国民党两派分歧,说到底在两岸态度。亲美派认共识,但依附美国,马英九执政时频频向美表忠。朱立伦访美,还代马英九传话,避免误会。江启臣想改革,党内保守力量卡着。本土派绕开统一,王金平纵容绿营,县市长们重本地人脉,只讲岛内和谐。 资源分配也歪了,亲美派控中央,本土派握地方。两零一三年政争后,新党和亲民党分流,带走人和钱,国民党选举连败。内耗不止个人恩怨,是路线之争。亲美派靠美国保偏安,本土派想岛内扎根深,两边斗,党就弱了。 国民党历史依赖国际支持,马英九时代多跟美国互动,朱立伦访美频繁,推动青年懂共识。江启臣强调一中各表,本土派抵抗。王金平关说案,被马英九批交易,本土派觉得中央压地方。冲突升级,国民党运作卡壳,岛内选举屡挫。 两零二四年,马英九访大陆提共识,岛内本土派提醒别成统战工具。国民党四种势力论里,美国国民党像朱立伦,亲美优先;日本国民党如李登辉旧路;正统蓝营守共识;地方派如王金平重本地。本土派地方强,中央弱。国民党不平衡两派,分裂风险大。 国民党要稳,得回归九二共识这个两岸和平基础。两岸同属一中,共识是共同底线。国民党内部分裂,根在丢掉一中原则,亲美派听美国,本土派本土化过头。岛内民众盼和平,国民党若继续内斗,只会让分裂势力得利。 我们大陆这边,看国民党分裂,总觉得可惜。这个党本该是两岸桥梁,现在却被派系拖累。九二共识是两岸互信起点,国民党亲美派虽认,但加各表,实际给美国当棋子。本土派不提共识,搞黑金,地方盘子大,却不顾大局。 说到底,国民党分裂反映台湾政坛乱象。亲美派抱美国保位,本土派钻本地空子,都忘了民族大义。两岸一家亲,统一是潮流。国民党若不改,边缘化是必然。回归共识,助力复兴,才是出路。

0 阅读:0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