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霸刘嘉森语出惊人:“当你没有家财万贯的父母,没有大权在握的亲戚朋友,而别人的父母是富二代,官二代的时候,你凭什么不努力?” 北大毕业生刘嘉森与他那句“当你没有家财万贯的父母……“你为何选择懈怠,不肯全力以赴?” 这般振聋发聩的反问,一同塑造出了一个极具辨识度的时代人物形象。 他的人生故事包含着两个侧面,一面是通过残酷奋斗实现个人跃升的现实,另一面是把这段经历转化为畅销商品的商业行为。 刘嘉森神话的根基,源自其经历中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他来自河北涿州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当他进入精英荟萃的衡水中学时,周遭的一切都让他备受冲击。 同班同学中,不乏提前吃透大学物理知识点的学霸,更有斩获全国英语演讲冠军的佼佼者,看着他们,他不由得生出一种自身格外渺小的感慨。 巨大的压力很快化为现实的挫败。第一次年级考试,他仅排在568名,这个数字让他感到绝望,甚至哭着给父母打电话想要转学。 这时,母亲的一句话成为了他的精神支点:“不试着拼到底,怎么知道行不行?”这句话让他决定留下来,也开启了一段近乎残酷的奋斗。 他的努力充满了极端细节。他精心拟定了精确至分的作息规划。每日破晓时分,当晨钟尚在余音中回荡,时针刚指向五点半,他便已静立于走廊,口中念念有词,专注背诵单词。 三年时间里,他刷完了惊人的13万道题。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他甚至有过连续21天不换衣服的记录,并因此患上了甲沟炎。这些充满痛苦与代价的细节,为他的成功叙事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明。 最终,这段奋斗史迎来了辉煌的结局。2015 年,来自河北的刘嘉森凭借 673 分的高分斩获河北省文科状元称号,凭借这份硬核成绩,他毫无悬念地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圆梦顶尖学府。 他通过非凡的个人毅力,为这段残酷的青春画上了一个符合公众期待的完美句号,一个励志神话就此诞生。 当个人经历成为公共符号,它便拥有了被商业化的可能。刘嘉森的故事被巧妙地包装和简化,变成了一种可以消费的“成功配方”。 从2016年起,他开始在全国中学巡回演讲,足迹覆盖超过800所学校,同时以“网红学长”的身份活跃在短视频平台,让他的故事广为流传。 这种商业转化的高峰,体现在他的畅销书《49天成为小学霸》中。这本书将他本人长达三年、伴随健康代价的痛苦挣扎,提炼成一个轻量化的“49天”提升计划,声称能帮助孩子“一天解决一个学习难点”。 尤其需留意的是,此书的主要目标受众为小学生群体。他们正处知识启蒙、认知拓展的关键阶段,这本书或能为其成长带来助力。 一个高中生在极限压力下的生存策略,被包装成一套温和的、可操作的指南售卖给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 随着书籍的热销与“靠演讲赚钱”的议论,这个神话最终完成了从精神感召到商业价值的转化。 刘嘉森的现象像是一枚双刃剑。 他关于“努力是自己能决定的事”的核心理念,以及将高考视为普通家庭孩子“性价比最高的机会”的观点,无疑给许多人带来了希望,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价值。 但这种叙事的另一面,是它对单一成功路径的无形强化。 刘嘉森观察到北大的同学拥有留学等多元出路后,得出的结论却是高考对普通孩子“几乎是唯一机会”。 这种逻辑在传播中,可能会加剧围绕高考的竞争与焦虑。 同时,当“21天不换衣”这类极端行为作为神话的一部分被传颂时,也可能使后来者将这种非理性的自我牺牲,误解为成功的必然代价。 他最终所说的“努力是为了给自己挣一个看更大世界的机会”,也揭示了这一叙事的本质,它并非颠覆规则,而是在既定规则内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位置,是一场向现实的艰苦妥协。 信源:咸宁新闻网 2025-08-03 13:07·咸宁新闻网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