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任命董佳瑜为国际部主任开什么玩笑? 2025年11月,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1-09 01:14:26

郑丽文任命董佳瑜为国际部主任 开什么玩笑? 2025年11月,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发布人事任命,由年仅30岁的的董佳瑜接任国际部主任。 先说说国际部这个位置是怎么来的。2021年朱立伦担任国民党主席的时候,为了让党更有国际视野、更能与外部接轨,特地设立了“国际部”这个机构。 当时请来黄介正担任主任,黄是谁?前陆委会副主委、长期研究国际关系,在学界和实务上都有相当资历,是那种一讲出名字你就知道这个人确实懂门道的角色。 所以当时外界对这个新设部门还是比较看好的,觉得国民党终于要认真面对国际事务了。结果才过了四年,国民党换了新主席,郑丽文上任之后,国际部的负责人也换了人。 这次上来的是年仅30岁的董佳瑜。查了一圈,发现她不是什么知名学者、也没做过外交或国安相关的工作,更没有担任过任何党职或公职。 唯一能找到的公开身份,就是郝龙斌的辅选幕僚。说白了,就是帮郝龙斌选举团队打过杂。这种背景放在一般政党里,连个县市议员助理都未必能胜任,更别说是掌管整个党的对外窗口。 国民党国际部这个位置,不是个摆设。过去的主任,不管是黄介正,还是他之后的代理负责人,多少都得能跟国外政党、智库、媒体打交道,讲得了国际语言。 懂得两岸形势,甚至得熟悉美国那一套政治游戏规则。毕竟国民党现在没执政,很多时候要争取国际理解、传达立场,全靠这个部门在前面打先锋。 你要是连基本的国际事务流程都搞不清楚,那别人凭什么跟你谈?光靠“我是谁谁谁的幕僚”这张名片,恐怕连别人的门都进不去。 这次任命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除了董佳瑜本身资历稀薄,还因为郑丽文在党内的风格一向偏锋。这种时候突然把一个年轻、无名气、没经验的人放上台面。 难免让人联想到是不是“亲信安排”,或者更直白一点,是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派系布局。而这种“人事安排优先于专业表现”的操作。 过去恰恰是国民党一直被诟病的老毛病。如今郑丽文上台没多久就重演一次,自然让外界难以忽视。再讲到当前的国际环境,台湾的国际处境本就不轻松。 最近亚太局势紧张,美国频频在区域内展开军演,中美竞争没有降温的迹象,而两岸关系也依旧冰冷。这种时候,国民党如果想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必须靠专业、有分量的人物来沟通。你派个刚入行的小白上阵,人家听你说话都不当回事,更别提建立互信了。 也有人说,也许董佳瑜上任后会有团队协助,或者她本人虽然年轻但有潜力。问题是,国际部不是一个适合“边做边学”的岗位。这是一个需要随时应变、对外代表党立场的重要窗口。 不能当作培养新人的试验田。尤其是国民党现在在岛内处于在野状态,更该在专业度上做出表率,争取社会对其执政准备能力的信任,而不是让人觉得这只是内部人事博弈的结果。 回头看看历史,国民党以前在两岸事务上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干部,比如张荣恭、高孔廉、林祖嘉这些人,不管是对北京还是对华府,都有一套说话的方式和处理机制。 他们虽然不能一步到位解决问题,但起码让人觉得这个党还有一批人懂事、靠谱。现在换成一个从未参与任何国际谈判、没发表过相关研究报告、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新人,实在很难让人放心。 当然,年轻不是原罪,每个人都有起步的时候,但问题是,这个岗位不是一个适合从零开始的舞台。尤其是当这个任命来自一个刚上任的新主席。 背后牵扯的派系、资源、权力分配,恐怕比表面上的“拔擢新人”复杂得多。这时候就更需要透明、需要解释,结果国民党方面连一句说明都没有。 只丢出任命公告,难免让人觉得这是在挑战公众的耐性。说到底,不是大家对董佳瑜有意见,而是对这种“没有来由、也没有交代”的任命方式感到疑惑。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关乎一个政党是否还能让人信任的根本问题。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