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连鸡蛋都要去黑市抢,还妄想中国客户回归?美国7月生产者价格指数飙涨0.9%,创三年新高,消费者早已扛不住22%的关税成本。不是中国客户跑了,是美国本土的“高通胀”和“高物流费”已经联手杀死了自己的市场! 美国这套“关税让利”的戏码,彻底演砸了。华盛顿以为豁免20类商品的关税,中国货架就会自动补满,这暴露了其对自身危机的致命误判。高盛的账算得很清楚,美国消费者已经硬扛了22%的关税成本,若政策不变,未来将扛到67%。8月的CPI还在2.9%的高位,老百姓的工资根本没涨,连民生都搞不定,哪来的闲钱支撑进口? 这场“关税过山车”的真正受害者,是美国自己的信誉。去年还加征125%,今年突然豁免,这种朝三暮四的政策,已经把中国供应商彻底“吓跑”了。有光伏企业老板直言,跟美国做生意,不如跟东盟签长单踏实,至少不会半夜被关税通知吓醒。这种“不靠谱”的信号,迫使中国企业必须执行“去风险”操作,主动重构供应链。 海关数据就是最冷酷的裁决。美国豁免关税,结果上半年从中国进口反而暴跌15%。与此同时,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猛涨9.6%,东盟已稳坐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天合光能在阿联酋建30GW硅片基地,隆基绿能与沙特签下巨额订单。中国的外贸地图早已重绘,中东和东南亚才是新的“增量市场”。 更致命的是,中国出口的“内核”已经换了。前10个月,集成电路出口飙涨24.7%,汽车出口涨14.3%,机电产品占比超六成。中国已经转向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这些根本不愁卖。美国豁免的那些低附加值商品,早就不在中国企业的优先清单里。美国还在用旧地图,却没发现中国已经换了赛道。 说到底,美国市场早已丧失了“吸引力”。中国货就算免了关税,叠加上美国本土创纪录的物流费和仓储费,总成本甚至比从墨西哥进货还贵。美国媒体还在追问“中国客户去哪了”,答案就是:不是客户跑了,是这个“高通胀、高风险、高成本”的市场,已经没人愿意玩了。 你怎么看美国“关税牌”的彻底失效? {我的分析,不看热闹,只看门道!转发收藏 → 随时复盘 | 点赞关注 → 快人一步!主页精彩内容,【点我头像】立马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