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曾仕强曾说: “一个人有没有福气,看他的习惯就会一目了然。比如,一个妇女用洗菜水去洗拖把,洗完拖把的水拿去冲厕所,她懂得循环利用,不浪费资源,这样的人很可贵,今后一定会很有福气。” 曾仕强大师这话乍听有理,细想却有争议。节约用水、循环利用资源,本就是环保好习惯,把它和“福气”直接挂钩,难免让人觉得有些牵强。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懂得节约的人,的确值得尊敬。他们珍惜资源,不铺张浪费,展现出质朴的生活态度。但福气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健康、财富、家庭和睦等诸多方面。仅仅凭借节约用水这一个习惯,就能断定一个人会有福气吗? 或许,节约是一种美德,能为生活增添保障,但不能将其视为福气的唯一评判标准。福气更多地与个人的努力、心态、机遇相关。我们不能仅凭单一习惯就给人贴上“有福气”的标签。 大家觉得,福气和节约习惯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呢?

老宋
谁说唯一评判标谁?1心是行的指导,行是心的体现。人的福德是有气数的,节约的人大都“惜福”的人,能够积累福德,厚德载物,慢慢有福气了。2浪费的人都是不“惜福”的人。现在再好,也经不起折腾,财富、精气神丶道德精神透支到一定程度,德不配位,就慢慢没福气。3现实中,中年发达,晚年衰败的例子很多很多,所以中年后不盈丶惜福很重要。
喵喵
最有福气的应该是人间美好事物尽其可能的享受一遍,痛苦祸事尽量不沾边的然后快速无知觉的离开人世,这才真正的体现了生命不在长短而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