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叫嚣对俄开战,日本叫嚣介入台海。很多人以为这是美国指挥的“两线作战”。错了!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1-16 20:08:39

德国叫嚣对俄开战,日本叫嚣介入台海。很多人以为这是美国指挥的“两线作战”。错了!真相是,它们正学以色列,趁美国被拖在中东、精疲力竭时,发动一场“战略豪赌”,要挣脱战后束缚,逆风翻盘。 先把德国的账算得再明白些,默克尔执政16年给德国攒下的家底,真不是被慢慢消耗掉的,而是被北溪管道的爆炸声直接炸了个底朝天。 那时候的德国多滋润,手里攥着北溪管道这张王牌,每年从俄罗斯买的天然气占全国需求的55%,每千立方米还不到300欧元,靠着这廉价又稳定的能源,德国制造业就像开了挂,奔驰的发动机、西门子的精密仪器能在全球市场压着对手打价格战,制造业硬生生撑起了全国23%的GDP。 可北溪管道一停摆,这好日子直接戛然而止,德国只能转头求着美国买液化天然气,价格一下飙到每千立方米1200欧元,翻了四倍还多,相当于制造业的成本凭空多了一大块。 2024年12月的制造业PMI终值只有42.5,连续18个月趴在荣枯线以下,这数据已经够刺眼了,更惨的是经济数据,2024年德国GDP下降0.2%,继2023年萎缩0.3%后再度负增长,出现了1950年以来第二次连续两年缩水的罕见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把它2025年的增长预期下调到0.3%,在发达经济体里垫底。 企业破产潮更是汹涌,根据征信机构的统计,2024年德国企业破产数量直接冲到2.24万家,比上一年多了近四分之一,创下十年新高,其中制造业企业的破产数量自2021年以来增长了80%以上,每6家破产的大型企业里就有一家是汽车配件供应商。 经济上的困境,反而给了德国挣脱军事束缚的借口,他们趁机渲染“俄罗斯威胁论”,一会儿说未来5到8年俄罗斯可能攻击北约,一会儿说2025年9月俄罗斯可能进攻立陶宛,靠着这些说辞,德国开始大刀阔斧地扩军。 2023年6月德国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问题扩展到贸易、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2025年3月联邦议会更是批准修订《基本法》,规定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的国防开支不再受“债务刹车”限制,相当于拿到了全力发展军事的尚方宝剑,德国总理默茨都忍不住在新闻发布会上高呼“德国回来了”。 日本长期把国防预算上限控制在GDP的1%左右,可现在早就抛到九霄云外,防卫预算连续12年增长,2024年更是达到7.9万亿日元,连续两年增加幅度超过1万亿日元,还计划在5年内将防务开支占GDP比例提升至2%以上,创下二战以来的最高纪录。 为了打造攻击性军事力量,日本在2024年版《防卫白皮书》里明确提出要发展“防区外打击”“跨域作战”等七大作战能力,构建“攻防一体”的作战体系,专门拨款1.2万亿日元提升导弹攻防能力,不仅要改装国产12式反舰导弹,把射程提升到1000公里以上,还打算给“宙斯盾”舰配备射程超过1600公里的美制“战斧”巡航导弹,甚至要研发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在政治上,日本更是不断挑战战后秩序,2025年3月突然表示《中日联合声明》无法律约束力,而这份文件可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石,也是构建亚太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日本公然否认,就是在明目张胆地冲击战后秩序。 日本政客更是频频窜台,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等人会见赖清德、萧美琴等人,还举办“台海危机兵棋推演”,提出要与美台建立协调机制,强化岛链防御。更离谱的是,日本右翼还在探讨修改“无核三原则”中不引进核武器的原则,作为曾经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这种操作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日本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借“台海有事”让美国允许其军事松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台海附近的海上通道关乎其90%以上的贸易运输,妄图通过搅乱台海浑水摸鱼,同时拉拢北约和亚太国家,推进“亚洲北约化”,为自己成为“正常国家”造势,甚至梦想着和德国一起冲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美国在中东的泥足深陷。美国在海湾地区驻扎着4万兵力,每年耗费数百亿美元,可在2025年6月对伊朗的空袭行动中,这些驻军几乎没派上用场,反而成为了伊朗导弹报复的潜在目标。 美国的军事专家都坦言,在中东的驻军已经弊大于利,是时候缩减存在了,这种自顾不暇的状态,让美国根本无力管控德日的野心,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德日两国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美国现在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正是挣脱战后束缚的最佳时机,它们表面上喊着对抗俄罗斯、介入台海,实则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正常化”铺路,想摆脱战败国身份,获得与经济实力匹配的军事和政治地位,在新一轮全球秩序调整中抢占先机。 就像以色列趁乱扩张一样,德日也在进行一场高风险的战略豪赌,只不过它们忘了,时代早就变了,战后国际秩序不是想冲击就能冲击的,这种逆和平潮流而动的冒险行为,最终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