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传来消息! 2025年11月16日,美国政府道德办公室披露一份财务报告,从8月底到10月初,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超过175笔交易,购入了至少8200万美元的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财联社) 作为美国史上最富有的总统,特朗普这波投资覆盖的范围还挺广。公司债方面,芯片界的博通、高通、英特尔,科技圈的Meta,还有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华尔街巨头都在他的持仓里。市政债则瞄准了学区、医院、机场这些公共基建项目,看得出来是偏爱稳健型投资。 有意思的是,不少他投资的企业都沾了他政府政策的光。就说英特尔吧,前脚美国政府刚按他的指示入股,后脚他就跟着买了这家公司的债券。还有那些华尔街银行,也因为特朗普政府的金融放松管制政策受益不少,这难免让人多想。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最近一直在施压美联储降息。懂点理财的都知道,降息会直接推高债券价格,这是不是在为自己的持仓“造势”?难怪有专家吐槽,这操作就像投资经理在公开场合唱多自己重仓的资产。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大手笔买债券了,今年上任以来累计已经买了超1亿美元的债券。虽然白宫解释说,这些投资都是第三方机构操作的,符合法律规定,但争议还是没断。核心问题很简单:总统手握国家政策决策权,又重仓这些受政策影响极大的行业,怎么保证不会有利益输送? 而且报告里只给了金额区间,没披露每笔交易的具体数额,透明度不够也让外界的质疑声更大。毕竟总统的个人财富和国家公共决策绑在一起,哪怕是合规操作,也难免让人担心政策会“有意无意”偏向自己的投资标的。 总的来说,美国的利益冲突防范制度再完备,遇上特朗普这样财富体量巨大、投资集中在敏感行业的总统,也难免出现漏洞。这波“债券狂潮”早已超出单纯理财的范畴,本质上是权力与资本的边界模糊问题。不管白宫怎么辩解,公众要的是绝对的透明度和无懈可击的公平,而不是这种让人雾里看花的操作,这或许就是这场争议背后最核心的矛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特朗普经济困局 特朗普乱政 特朗普法案 特朗普欠薪 特朗普出售股票 特朗普百日政绩 美国联邦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