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俄

史之春 2025-11-17 18:23:34

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俄罗斯自己。就这么明晃晃地,用你的钱,买炮弹,轰你的家。怎么做到的?   这事儿说穿了不复杂,核心就俩字:冻结。   俄乌冲突一开始,欧盟就联合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不少钱,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存款,主要是俄罗斯的国家资金,大概有2100亿欧元,全都放在欧洲一家专门管债券结算的银行里。你可能会问,钱被冻结了不就成死钱了?哪想到这钱还能“生钱”——那家银行会把这些到期的资金拿去买欧洲的国家债券,就跟咱们把钱存银行拿利息一个道理,每年能赚30亿欧元左右的收益。   关键的猫腻就在这“利息”上。欧盟自己定了个规矩,说这些冻结资金产生的额外收益,俄罗斯没资格拿,得归他们支配。他们还把这些钱分了分,90%都用来报销成员国给乌克兰送武器的花费,剩下的才给乌克兰搞点重建。丹麦这次送的8.3亿欧元武器,就是从这笔“利息钱”里出的,等于直接用俄罗斯的钱给乌克兰添弹药,欧盟之前已经这么干过一次了。   这操作里藏着不少“弯弯绕”。按说人家的钱就算冻结了,利息也该是人家的,可欧盟硬是靠法律解释把这笔钱“抢”了过来,还说这是“意外收益”。   更有意思的是,那家管钱的银行还要收点管理费,再留10%当备用金,剩下的才拿出来用,但即便这样,凑出给乌克兰的武器钱也绰绰有余。俄罗斯外交部气得骂这是“盗窃”,说要对等反击,可钱在人家手里,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回来。   其实这还不是最荒诞的,欧盟一边这么折腾,一边还在偷偷买俄罗斯的能源,等于又给俄罗斯送钱。就说2024年,欧盟从俄罗斯买了520亿立方米天然气,比前一年还多了12%,法国、荷兰这些高调反俄的国家都在加购。   匈牙利更直接,85%的天然气都靠俄罗斯,光9月份买天然气就花了2.26亿欧元,还公开反对用自己人的钱援乌。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怕断气停产,也通过第三方偷偷买俄气,占了自己进口量的8%。   等于形成了一个怪圈:欧盟买俄罗斯的能源,给俄罗斯送钱;俄罗斯的钱又被欧盟冻结,生的利息被拿来买武器;乌克兰用这些武器打俄罗斯,俄罗斯再靠卖能源赚欧盟的钱补窟窿。这绕来绕去,最后就是俄罗斯自己的钱间接变成了打自己的炮弹,丹麦不过是拿这笔钱办了具体的事。   丹麦这么做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用这笔“现成的钱”援乌,不用动自己纳税人的钱,国内没人会反对,还能在欧盟里落个“带头大哥”的好名声——毕竟现在他是欧盟轮值主席国,得做点样子给大家看。而且这钱来得名正言顺,有欧盟的规定兜底,就算俄罗斯抗议,也能推说是“集体决定”,不用自己扛压力。   可这事儿往深了想,破坏的是国际上的金融规矩。以前大家都觉得把钱存在国外银行是安全的,就算两国闹矛盾,也不能随便动别人的资产。现在欧盟开了这个头,说冻结就冻结,说用利息就用利息,等于告诉全世界:只要跟我们立场不一样,你的钱就可能变成打你的武器。好多国家都在担心,今天俄罗斯遭殃,明天说不定就轮到自己了,以后谁还敢放心把钱放欧洲?   俄罗斯当然不会干等着,外长拉夫罗夫早就放话了,要是西方敢动他们的资产,他们也会扣下西方国家存在俄罗斯的钱,肯定要对等报复。但眼下钱还在人家手里,欧盟已经第二次用这笔钱买武器了,接下来说不定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   说穿了,这就是一场“拿着别人的钱办事”的闹剧。丹麦只是执行者,真正的操盘手是欧盟,他们靠着冻结资产的“巧劲”,既支援了乌克兰,又没让自己的钱包受罪,可把俄罗斯坑得不轻。   最讽刺的是,欧盟一边喊着要制裁俄罗斯,一边又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偷偷送钱过去,转头再用这些钱的利息打人家,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也难怪会让人看傻眼。   现在国际上好多人都在说,西方这是把几百年建立的金融信任当一次性筷子用,用完就扔。以后国家之间打交道,钱的事儿恐怕得更小心了,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钱变成打向自己的炮弹。而俄罗斯这次吃的亏,也提醒了所有国家,把核心资产放在别人口袋里,迟早要出事。

0 阅读:66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