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濒临肝衰竭腹水如鼓命悬一线青岛医生勇攀介入珠峰打通生命隧道 (来源:

洵哥 2025-11-19 06:55:11

六旬老人濒临肝衰竭腹水如鼓命悬一线 青岛医生勇攀介入珠峰打通生命隧道 (来源:青岛早报) 那位花甲老人紧紧握住医生的手,眼眶泛红:“这肚子胀得像揣了个西瓜,呕血的时候以为这辈子到头了……”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微创介入治疗中心,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悄然展开。肝硬化失代偿期引发的顽固腹水与消化道出血,曾让他日夜煎熬,而如今TIPS手术带来的转机,正重新点亮无数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希望。 反复呕血与腹水背后,是肝硬化患者难以言说的绝望。正常人的门静脉压力稳定在5-10mmHg,而这位患者的数值飙升至34mmHg,如同被洪水不断冲击的脆弱堤坝。血液被迫改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成“定时炸弹”,腹水持续积聚压迫脏器,每一步都踩在生死边缘。 “门静脉高压就像堵死的交通要道,必须另辟蹊径。”微创介入治疗中心主任贾楠比喻道。TIPS手术的精妙之处,在于用头发丝细的穿刺针,在肝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架起“立交桥”。这条人工分流通道瞬间卸掉高压,同时精准栓塞破裂血管,实现止血与减压双管齐下。 手术台上,DSA影像中导丝如游龙般穿梭。医生在毫米级的血管间寻找最佳路径,植入的支架将成为守护生命的永久通道。当监测仪显示门脉压力从34mmHg骤降至19mmHg时,手术室里的空气仿佛重新流动起来——那道阻碍生命的闸门,终于被撬开。 术后第三天,患者腹围明显缩小,原本鼓胀的腹部渐渐松弛。“不用再每周抽腹水,也不用担心吃口饭都可能引发大出血。”护士长记录着病案,语气里带着欣慰。曾经需要反复住院抽腹水的患者,现在能平稳地喝下一碗米汤,这种寻常小事却是医疗团队最珍视的成果。 为何TIPS被称为介入手术“珠峰”?它不仅要求医生具备血管介入的精准手法,更需应对肝硬化患者脆弱的肝功能与错综复杂的血管变异。青岛市市立医院至今完成的10例TIPS手术,每一例都是多学科协作的结晶。从消化内科、麻醉科到影像科,专家团队围绕一张CT片子反复推演,连术后营养支持都精确到毫升。 目前全国能独立开展TIPS手术的医院不足百家。这项技术对顽固性腹水的有效率超70%,尤其适合药物利尿无效、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但专家也强调,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需定期复查支架通畅性,配合抗凝治疗与肝功维护,才能让生命通道持续畅通。 从首例TIPS成功到如今成熟开展,青岛市市立医院正构建覆盖门脉高压、胆道疾病的介入治疗体系。那些曾因“肝硬化晚期”被判“死刑”的患者,在这里找到了逆转的可能。当微创介入遇上多学科协作,原本的绝症也有了破局之机。 医者攀登技术高峰的意义,或许就藏在那位患者出院前的笑容里。他摸着不再胀痛的腹部说:“现在能陪小孙子去海边走走了。”黄昏的青岛栈桥边,潮水拍打着礁石,而更多人的生命之河,正在重新流淌。 肝硬化 介入治疗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湘西人家

湘西人家

2
2025-11-19 12:59

最后还是要死,只不过晚死几天

洵哥

洵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