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直接给中国战机下了定论:歼-35和歼-20迟早都会被淘汰。 最近美国那边出了几份报告,把中国的五代机说得跟“快到保质期”一样。 意思大概就是:歼-20也好、歼-35也罢,现在看着挺强,但等美国的六代机一上来,这些中国主力战机撑不到2035年就得被扫地出门。 乍一听有点唬人,但只要冷静想想,你会发现这些预测更多是在“摆姿态”,不是真分析,美国专家把话说得这么绝对,第一招就是从技术点上挑刺。 他们拿卫星图和情报文件说事情,说歼-20数量虽然已经上了三百架,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全在用,可发动机的耐久性比不上美国F-22那套老底子。 再把信息化作战扯出来,说歼-20在高强度对抗里不一定压得住F-35,尤其是在多机协同的数据互通上延迟高一点,就会吃亏。 这些说法听着专业,但基本都是“显微镜找毛病”的路数,任何国家的战机放到这种审查下,都能挑出几十条。 第二招,美国人喜欢借题发挥。他们看不惯中国同时推进歼-20和歼-35,就说我们是在“重复建设”,但这完全是站在美国自己的F-22+F-35那套模式上硬套别人。 歼-20是重型制空主力,顶着空战和“踹门”任务;歼-35是更轻巧的多用途机,价格低、数量能上去,还能上航母。两个平台不是互相挤,而是刚好把任务分开了。 美国专家把这个说成“中国没规划”,其实是他们看不懂中国的组合拳,第三招,就是把未来第六代战机当成“万能大杀器”来压你。 美国那边吹得很猛:他们的NGAD马上确定方案、几年后就能出原型,而且是 AI、隐身、高超音速一锅端的“怪物”,然后再反过来说:只要六代机登场,中国的五代机就要立马下岗。 这种说法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自己家的老飞机都还能服役几十年,到中国这儿就变成“立刻淘汰”? 事实上,任何一代飞机的生命力都取决于能不能升级,而不是贴的代际标签。 歼-20都已经出现双座版,明显就是为无人机集群做指挥平台准备的,雷达、AI模块这些东西也在加装,换句话说,中国五代机不是原地不动,而是一直在“往未来跑”。 再说如果六代机真这么万能,那美国空军为什么还要继续维护F-35、升级F-15EX?说明他们自己都不相信“旧机必须退光”这种说法。 美国会制造“危机感”,最大动力就是,预算,NGAD单价贵得离谱,如果国会不松口,美国空军根本养不起。 那怎么办?当然是把对手说得越危险越好,把自家现役飞机贬得越不行越好。这样才能让议员心甘情愿地掏钱。 所以你看他们的逻辑,说中国五代机不行,但数量和质量都威胁到美国,说对手飞机快淘汰了,但自己必须加紧研发六代机,说中国技术还差点,却天天担心时间不够用。 这不是自相矛盾,是典型的“想拿预算又怕对手强”的矛盾心态,真正决定战机命运的,从来不是哪份报告,而是战场需求。 美国吹的那些六代机,现在还只是PPT;而歼-20、歼-35每天都在真实海空域里跑任务。谁更“实”,一目了然。 美国的“2035淘汰论”,更像一句焦虑话术,而不是技术判断,只要平台还能升级、还能扩展任务,五代机就不会过时。 未来真正的方向是:成熟的五代机继续当骨干,六代机做尖刀,两者配合,不是你死我活,至于谁会被淘汰?看战场,不看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