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已到!钓鱼岛填岛建机场只是时间问题,海底沉船和312次巡航把主权写在海面上

木槿论事 2025-11-24 12:12:22

钓鱼岛填岛、建机场、驻军!   就在几天前,2025年11月16日,中国海警1307舰艇编队如常驶入钓鱼岛领海巡航,这已经是今年第312次类似的主权宣示行动了。   谁还敢说钓鱼岛有“争议”,最新的海底发现直接把实锤摆在面前。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11 月 16 日,中国海警 1307 编队又一次开进钓鱼岛,这已经是今年的第 312 次,日均一次的节奏摆在这儿,谁还敢讲“钓鱼岛有争议”?   这种密度根本不是秀存在,而是正常办公,你隔三差五来一次叫巡航,我们天天都在,就是实控。   既然岛不争议,那下一步的填岛、建机场、驻军到底在推哪步棋,答案也就清楚了——把主权从嘴上说变成地上落。   要说凭什么是中国的,证据多到挑都挑不完,最硬的来自海底,2023 年在钓鱼岛海域打捞出的明代福船残骸,船钉、船板、景德镇瓷碗,全都对得上明清的海路记录。   《顺风相送》写的“福建—琉球”航线标着“钓鱼屿”,这艘船就在这条线上沉的,连证人都不用找,沉船自己站出来了。   再往前翻书,明清史料一本接一本,《使琉球录》里赵新写得直白:过钓鱼屿、祷神、再过黑水沟,就是琉球。   意思特别简单:中国的海防线一直管到钓鱼屿,黑水沟才是边界,清代的海防图、航海图也都这么画,连 18 世纪的法国地图都把钓鱼岛按中国音标注,你说谁更早知道它是哪国的?   历史证据说完,国际法更是盖棺定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写着,日本必须归还从中国抢的所有领土;1992 年中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直接用国家法律确认钓鱼岛属于中国。   这条证据链从古籍到法律文件闭得严严实实,谁要说“无主地”“争议”,先对着这些物证和文献解释清楚再说。   真正让钓鱼岛必须“落地生根”的,是它不是一块破石头,而是一整片利益网。   要知道,钓鱼岛周边是出了名的黄金渔场,黑鲔鱼、秋刀鱼一年四季不断,两岸渔民靠这片海吃饭,日本冲绳渔民也动不了它。   偏偏日本还想修改渔业协议,想把别人赶出去,结果反倒把台湾渔民都激得要维权,说明得很清楚:这片海的根本不是什么“日本私产”。   除了鱼,这片海底藏着的油气更是大宝库,专家保守估计有几十亿桶油,天然气、可燃冰储量够中国用几十年,更别提钴锰结核这种战略资源,是高科技制造离不了的。   而且只要钓鱼岛明确归属,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跟着划,那可是比日本本土还大的海域,谁不眼红?   再说回来,日本还一直拿宫古海峡当“卡口”,问题是中国每年几万艘货轮都得走这儿,你想管别人海上命脉,别人当然必须把关键点握在手里,纸面主权肯定不够用,必须把岛变成真正的“家门口”。   现在再把镜头切回到中国手里有哪些牌,巡航只是第一步,中国真正的底气来自“三项硬能力”:工程技术、信息化管控、以及随时能落地的驻防体系,把这三样摁在钓鱼岛上,就是实控的完整闭环。   填岛和码头干的是“让船能靠住”的事,钓鱼岛周边有大块 25—30 米深的浅海区,正是建突堤码头的理想条件,只要码头修好,大型海警船、补给船,甚至两栖舰都能长期停在岛旁,不再受天气和距离限制。   这样一来,执法、补给、轮换都不用从数百公里外跑,平时巡逻、遇险救援、反走私的效率也会成倍提升,过去海警的优势是“能来”,以后就是“就在那儿”。   机场和雷达是“把反应时间缩到最短”的关键,钓鱼岛主岛长度本来就够一条 3000 米跑道,削山填谷的经验在南海用得明明白白,有成熟模板可以直接照搬。   一旦跑道建成,歼-16、空警-500这类主力装备在岛上轮值,日本在石垣岛部署的 12 式反舰导弹就等于摆样子。   福建沿海起飞的战机十来分钟就能到钓鱼岛,岛上再起飞一批,前后夹击,日本嘉手纳基地起飞时间足足落后二十多分钟,战场上差一分钟就是结果不同,更别说差几十分钟。   雷达站的作用更是“看得远、算得准”,若在岛上布置三坐标雷达,覆盖范围能直接指向琉球群岛。   而驻军与自给系统,就是“把临时据点变成永久存在”,军警合用,平时执法和巡查,战时迅速转换状态,这样的配置才算真正“落地”。   再看对手那边,日本焦虑从来不是装的,内部乱成一锅粥,而美国也不是真心想为日本冲锋,它最大算计就是把钓鱼岛当钉子钉在“第一岛链”上,真要打起来,美军态度永远是“提供侦察,不保证护航”。   回头看这十几年变化就会明白,312 次巡航不是偶然,而是“从应对到主动”的过程。   以前是日本挑事,中国去“维权”;现在是中国天天在,日本只能想办法避让,主权不是靠嘴讲,更不是靠谁发新闻稿,而是靠一点一滴的存在感换来的,312 次巡航只是开始,最后让质疑闭嘴的,一定是行动本身。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木槿论事

木槿论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