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死刑的大象!1916年,在起重机的吊钩下,一头5吨重的美国雌性大象被缓缓吊起,大象凄惨的叫声,非但没有唤起人们的怜悯,反而让人群更加兴奋......“杀死它!杀死它!快把它给吊死!” 这成了她最后一场“演出”。 你能想象吗?一头大象被吊死的那一刻,人群不但没有落泪,反而在欢呼。 1916年9月13日,美国田纳西州,一个镇级小地方,却上演了历史上最荒唐、最血腥的“公开处决”。 大象叫玛丽,体重将近五吨。她不是罪犯,更不是怪物,却因为踩死了一个新手驯兽员,被“判了死刑”。 被吊死的那一刻,她发出撕裂般的哀嚎,而围观的两千多人,却像看好莱坞大片一样兴奋得大喊:“吊死它!” 玛丽原本是明星,但也是囚徒。她是一头亚洲象,大约出生在1894年,1898年被送到美国,加入了“斯帕克斯世界著名马戏团”。那个年代,动物表演是美国最火的娱乐之一。 玛丽是台柱子。她能演奏乐器、用鼻子投掷棒球,还能“和人互动”,是查理·斯帕克斯手下最赚钱的动物。她不只是赚钱机器,更是广告牌上的“活招牌”,被吹成“世界最聪明的大象”。 可谁关心她累不累?疼不疼?她每天都要穿州过市地巡演,吃不好、睡不稳,还得听指令。 1916年9月,斯帕克斯马戏团来到了弗吉尼亚州圣保罗镇。因为人手紧张,他们临时招了一个叫沃尔特·“雷德”·埃尔德里奇的流浪汉当驯兽助手。 这个人之前唯一的经验,是当旅馆门卫,连狗都没训过,更别说一头五吨重的大象。 他被安排在玛丽身边,手里还给了他一根带钩的棍子。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种“控制工具”,在当时的马戏团常见,用来猛戳大象的耳后、眼角等敏感部位,逼它服从命令。 可没人告诉他,大象不是机器,尤其是玛丽,后来兽医检查发现她牙齿严重感染,长期疼痛很可能让她对刺激格外敏感。 那一天,马戏团正举行街头游行。玛丽看到地上有块西瓜皮,停了下来想吃。埃尔德里奇没经验,也没耐心,直接拿尖钩戳她耳后。 玛丽痛到极点,突然暴怒。她用鼻子卷起他,狠狠甩到地上,再一脚踩碎了他的头。那一刻,现场失控,人群四散奔逃,尖叫声此起彼伏。 这是玛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反抗。 事情发生后,马戏团陷入危机,观众不敢再看演出,地方政府和居民要求:“不杀这头象,就别想再开演。” 查理·斯帕克斯面对巨大舆论压力,权衡之后选择“顺从民意”:公开处死玛丽。 这不是法律裁决,也不是道德审判,而是一次赤裸裸的商业决策。他怕影响门票销量,怕媒体炒作,更怕同行抢生意。于是,吊死玛丽,成了一场哗众取宠的“公关表演”。 起初,他们想用枪,但一头成年亚洲象,皮厚如盾,普通子弹根本打不穿。也有人建议用火车碾压,但操作太难,视觉冲击也不够强。 最终,他们决定用最“震撼”的方式:用铁路起重机,把玛丽活生生吊死。 田纳西州埃尔温镇,克林奇菲尔德铁路场,2500人围观。孩子、老人、女人,甚至学校都组织学生来看“吊大象”。 玛丽被铁链套着脖子吊起,可第一次吊升就失败了,链条断裂,她重重摔在地上,髋骨断裂,痛苦不堪。 第二次,他们换了更结实的链子。玛丽再次被吊起,挣扎、哀鸣、四脚乱踢,直到窒息,慢慢安静下来。 整整一个小时,这头曾为人类带来欢笑的大象,被吊死在众目睽睽之下。 她的尸体被就地掩埋,马戏团拍拍屁股走人,继续巡演。 埃尔温镇却因此背上了“吊死大象的城市”这个骂名,100多年都甩不掉。 早在1903年,纽约康尼岛就曾用电椅电死一头叫托普西的大象,还拍成电影卖票。类似事件在20世纪初美国屡见不鲜。那时候,动物不是生命,是“表演工具”,一旦失控,就得“处理掉”。 可问题从来不在动物。 玛丽之死,是一连串管理失败、伦理缺失和社会情绪失控的结果。从雇佣新手,到使用残忍工具,再到忽视医疗,再到最后的“公审”,每一步都是错误。 更讽刺的是,明明是人为失误,最后却让动物承担全部后果。 多年后,埃尔温镇的居民终于开始正视这段历史。 2016年,也就是玛丽被处决整整一百年那年,当地举办纪念活动,拍卖了玛丽雕像,把所得捐给田纳西州的大象庇护所,希望用行动为过去赎罪。 今天,动物表演在很多国家已经被严格限制。美国的多个州已禁止使用野生动物进行商业表演。中国也在加强动物保护立法,鼓励建立更多自然保护区。 人们终于意识到,动物不是娱乐工具,它们也有情绪、有疼痛、有恐惧。 玛丽用生命换来的,不是掌声,是警醒。 娱乐从来不能凌驾于生命之上,文明的底线,必须有一条叫“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