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不用赵括换下廉颇,长平之战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抛开当时事实不谈都是耍流氓,赵括接手动时候,秦赵两国李已经对峙了两年了,消耗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赵国的青壮年几乎都支援前线,国内都没人种地了,加上气候干旱,出现粮食危机,而秦国有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情况比赵国好得多,即使长途运粮都还勉强能坚持,所以即使没有反间计,赵王也要换掉固守的廉颇了,因为是真耗不起了,打还能有一线生机,不打必死。
老白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干掉四十万赵军,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围住然后饿,饿到没力气然后自己挖坑埋自己,根本就不纳降,最离谱的小赵竟然真的原地待援,还把战马都吃了,可是哪有援军,属于既不了解敌人,也不懂自己,连自己有多少牌都不知道,最后带着亲兵突围,明明就是想丢下部队逃跑之举,还被说成了英勇
不换赵括结局还是一样,神仙来了都没解。廉颇能把一直没有粮食的军队管理成什么样?换下廉颇就是后勤撑不住了,反间计也得是有合理解释的理由,赵王知道只有速战,廉颇也守不了多久,最好的结局就是那几十万人不死
这种大规模战役主要就是看后勤。主将其实水平都不差。赵国起倾国之兵,却选择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将领带兵?而替换的原因竟然仅仅是因为身边的人说他善于打仗。可信度实在不高
可以败,但不能败的那么惨,丢点地死个几万人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战丢掉所有精锐,断送了整个国家的未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当时李牧应该是很年轻的边将,战场经验太少,赵国头号名将就是廉颇。赵王敢启用新人估计是赵括打过仗对军事理论了解绝对过硬,又有针对王龁的战法。重要的是赵国上下没想到白起能来,因为从魏冉倒台后秦昭王已有7、8年没用过白起,加之此时他已年迈多病,赵国乐观估计他来的可能性没有。按照当时的史料记载,白起对六国都是最恐怖的存在。如果知道他是主将也不可能换赵括,廉颇直接带队回家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