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T72、T80等主战坦克的光学、夜视、热成像与火控系统解析
先从T-72坦克说起。在绝大多数(99%)的T-72坦克上,车长的主要光学设备是TKN-3M或TKN-3MK潜望镜,只有T-72M1M是个例外。TKN-3M是一款兼具昼间和夜间观察功能的光学系统,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性能方面,其昼间模式的表现尚可,不过其固定的5倍昼间放大倍率和4.2倍夜间放大倍率常被诟病,因为这样的倍率对于使用炮射反坦克导弹来说偏低。而其夜视系统则相对陈旧,尽管在刚推出时具有竞争力,但距今已有约50年,早已无法保持优势。TKN-3MK用于T-72B及之后的型号,其夜视清晰度有所提升,但这也是它唯一的优势,实际上该设备在推出时就已过时。车长还有几个非放大的周边视野潜望镜,安装在TKN-3M的左右两侧,属于常规配置。
炮手的辅助瞄准镜有多种类型。最初,T-72装备的是TPN-1–49–23,后来被TPN3–49取代,接着是1K13。目前,T-72平台上混合使用了“索斯纳”(Sosna)和1PN96–2瞄准镜。TPN-1–49–23用于T-72乌拉尔型、T-72M、T-72M1以及早期生产的T-72A坦克,是一种基于经典的光增强技术的瞄准镜,TPN3–49也是如此,不过它更新一些,用于大多数T-72A坦克和T-72B1,性能规格自然更高。1K13是T-72B平台在生产期间的标准辅助光学设备,代表了苏联生产的光增强型坦克瞄准镜中的最高水平。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内置了激光发射器和激光编码器,这是为了能够引导9K120和9M119等激光驾束制导导弹,且无需大幅改变T-72主炮瞄准镜的基本设计。
不过,1K13虽有备用激光发射器,但仅用于激光制导,没有激光回波接收器,所以不能用于测距。有趣的是,这个瞄准镜除了夜视通道外,还有一个光学通道。“索斯纳”和1PN96系列目前用于T-72坦克的现代化改装。与之前的瞄准镜不同,它们是基于热成像技术而非光增强技术。“索斯纳”是一种双模瞄准镜,取代了坦克主炮瞄准镜的许多功能,若T-72装备了“索斯纳”系列瞄准镜,其主炮瞄准镜的功能会被大幅削减,仅作为基本的备用光学设备。而1PN96则专门直接取代坦克的辅助瞄准镜单元,值得注意的是,1PN96的有效观察范围明显低于“索斯纳”,据报道“索斯纳”热成像的有效观察范围可达约5公里,而1PN96的最佳性能范围仅为3公里。
T-72炮手的主瞄准镜最初是TPD-2–49,这是一种光学重合测距系统,与T-72乌拉尔型同时期采用的新型T-64A坦克也装备了该系统。后来,TPD-K1取代了它,用于后期生产的T-72乌拉尔型及之后的型号。TPD-K1本质上是其前身的改进版本,使用激光测距仪取代了光学重合测距仪,但这也是它唯一的改进,从此该瞄准镜失去了其领先地位。实际上,自采用以来,这个瞄准镜基本没有变化,唯一的改变是在与1K13辅助瞄准镜一起安装在1A40–1瞄准综合体中时,对一些电气设备进行了更新,瞄准镜本身除了进行了几轮数据处理附加功能的改进外,没有实质性变化。在T-72B3中,“索斯纳”瞄准镜同时作为主瞄准镜和辅助瞄准镜,TPD-K1则降为应急备用系统,大多数主要的传感器升级,如气象桅杆等,数据都输入到“索斯纳”瞄准镜的计算机中,TPD无法使用这些数据。
T-72驾驶员有一个可互换的主光学设备和两个辅助光学设备。主昼间潜望镜是TNPO-168V,自车辆推出以来一直如此,以相对较宽的视野而闻名。两个辅助光学设备位于驾驶员舱口,与主光学设备的位置不同。舱口光学设备是辅助的,因为驾驶员必须抬头才能观察,而且它们仅用于昼间观察。左边的(即图片中的右边)仅用于观察,右边的(即图片中的左边)被认为可作为备用驾驶潜望镜。T-72还为驾驶员配备了可互换的夜视潜望镜,基于光增强技术。TVNE-4B曾长期使用,这是一种非常基本且性能较低的第二代夜视镜单元,可能仍在使用,但不知道已被哪些设备所取代。
接下来看看T-80坦克。除了最初的T-80确实使用了TKN-3M车长潜望镜外,随后的所有型号都使用了改进很多的PNK-4S潜望镜。PNK-4S在性能上可与豹2坦克的车长瞄准镜相媲美,它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TKN-3M在使用导弹时的缺陷,具有更高的最大放大倍率和更好的放大控制功能。其最大视觉放大倍率为7.6倍,也可选择直接1.0倍,夜视系统的放大倍率为5.2倍。还需注意的是,PNK-4S还带来了车长超越控制/猎歼系统的重大升级。在炮手辅助瞄准镜方面,在T-80U采用之前,所有T-80都使用TPN-1–49–23和TPN-3–49。
在目前经过改装的T-80上,可以看到“索斯纳”和1PN96瞄准镜。一些T-80U单位,特别是T-80UK指挥坦克,装备了T01-P02–01“阿加瓦-2”(Agava-2)瞄准镜。“阿加瓦-2”瞄准镜很有趣,因为它是2000年之前俄罗斯或苏联坦克装备热成像瞄准系统的唯一实例。苏联一直擅长光增强型夜战设备,并且在当时这些设备的性能相当不错,但基于坦克的热成像系统一直是他们难以攻克的领域,这使得“阿加瓦-2”成为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不过从性能上看,它并不特别突出,在今天更是如此。
T-80最初的主炮瞄准镜是TPD-2–49,这有些奇怪,因为在1976年,它已不是顶级瞄准镜,并且在T-64和T-72平台上分别被1G42和TPD-K1瞄准镜所取代。后来生产的T-80使用了1G42和1G46瞄准镜。1G42在采用时拥有卓越的稳定系统、更先进的弹道计算机,以及基本的横风和环境温度传感器等,成为了1976年苏联取代TPD-2–49的高端产品。1G46与T-80U一同推出,与它的前身几乎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系统中包含了激光编码和发射单元,这主要与导弹的使用有关。9K112“眼镜蛇”是无线电制导的,因此使用独立的硬件进行制导,而9K120和9M119系列导弹则是激光驾束制导的。T-72B坦克使用1K13辅助瞄准镜作为激光编码器,因为TPD-K1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T-80的驾驶员光学设备有些特别,其驾驶员的光学设备没有明确的名称,但T-80以其三联潜望镜配置而闻名,这使其拥有比其他苏联坦克更宽的视野,这主要是因为T-80需要高速行驶。但在夜间,情况就不同了,T-80驾驶员的潜望镜质量一直被认为低于T-64、T-72和T-90的同类产品,并且三个潜望镜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可以更换,这就消除了其在视野方面的优势,部分原因是由于空间不足,T-80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夜视潜望镜。
再来说说T-90坦克。在T-90 1992型和T-90A中,车长使用的是相同的瞄准镜,即PNK-4S,到了90年代初,它仍然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瞄准设备,具备与导弹使用、放大倍率、夜视等相关的常见功能。而在T-90M中,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二战以来,苏联的传统做法是为车长配备一个主光学设备和辅助的低放大倍率光学设备,这些设备安装在舱口,整个阵列会随着指挥塔旋转,并且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这种系统还包括不同复杂程度的车长超越控制功能,使车长能够通过自己的瞄准镜将炮塔转向目标的大致位置。但T-90M不同,其车长舱口相对于炮塔是固定的,并配备了一整套环绕的低放大倍率潜望镜,总共有八个,不过这主要作为备用系统。
主要的战场观察则由集成在UDP T05BV-1遥控武器站炮塔中的车长独立全景瞄准镜提供,该瞄准镜被翻译为“鹰眼”(Hawkeye)。在性能方面,“鹰眼”的热成像性能至少可与1PN96辅助瞄准镜系统相媲美,并且有自己的视觉通道,车长在这里拥有完整的猎歼系统和重复的火控系统。T-90炮手的辅助瞄准镜情况较为复杂,T-90系列中大约有四种瞄准镜,而我只对其中两种比较了解。“布伦”(Buran)和“埃萨”(Essa)系列瞄准镜直接取代了“阿加瓦”系列,我对它们了解不多。最初,1992年型号的T-90配备了“阿加瓦-2”瞄准镜,后来在T-90A的生产中主要使用“布伦”和“埃萨”系列热成像瞄准镜,T-90A后期生产型号和T-90M则采用了“索斯纳-U”作为辅助瞄准镜。
T-90最初配备的是经过改进的1G46主炮瞄准镜,改进的原因是使用了AZ系列自动装弹机,而之前所有装备该系统的坦克都使用MZ系列自动装弹机,T-90A也是如此。但T-90M又有所不同,如前所述,“索斯纳-U”可以同时实现主炮和辅助瞄准镜的功能,在T-90M中似乎正是如此。虽然看起来仍然有某种备用主炮瞄准镜,但没有迹象表明1G46仍在使用,相反,有证据指向一个全新的专用备用主炮瞄准镜系统,这在俄罗斯坦克中尚属首次。T-90驾驶员的光学设备简直就是T-72驾驶员光学设备的直接复制品。此外,所有这些坦克都为炮手增加了观察潜望镜,基本上就是安装在炮手舱口或附近的T-72驾驶员辅助潜望镜。由于缺乏数据,我无法有效地介绍T-14坦克的相关情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