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五弟毛泽嵘,先后6次赴京见主席均被拒绝,这是为何?

不吃亏加冰 1天前 阅读数 66 #历史

1949年8月份,湖南好多地方都解放了。没过多长时间,湘潭韶山那边就传开了个事儿——“石三伢子”,就是咱们毛主席的小名,他在北京当上大主席啦!这事儿让毛家的长辈和乡亲们兴奋得不得了。

杨林乡的毛泽嵘,听到这事儿后,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他和毛主席是亲堂兄弟。1925年那会儿,毛主席回到老家,发动农民起来闹革命,号召大家搞农民运动。毛泽嵘在家里排行老五,一听三哥毛泽东成立了农会,立马就动了心,跟着就加入了农会,干起了通信员的活儿。

两年后,大革命遭遇了挫折,农会被反动势力给禁止了,毛泽嵘也只能离开韶山,这一走就是十年。等他再回来时,发现老家已经大变样,认不出来了。他的田和房子也都被别人卖掉了。实在没办法,毛泽嵘只好去杨林乡找他的舅舅,靠着种地来维持生活,一年又一年,过得非常不容易。

不管日子过得多么艰难,毛泽嵘心里头一直相信革命早晚会成功,他那三哥肯定会再回来。就这么一晃,二十多年就过去了,毛泽嵘终于收到了三哥的音讯。这时候他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一来呢,三哥现在做了主席,自己这些年吃的苦总算是到头了;二来呢,二十多年没见过面了,毛泽嵘特别想念毛主席,心里头直痒痒,恨不得立马长出翅膀,飞到北京去见见他。

韶山一解放,四野的一个师就忙着找毛主席的亲戚。师长任常辉费了好大劲,终于找到了毛主席的堂弟毛泽连和表弟李珂,然后把他们送去了北京。毛泽嵘知道这事后,心里既有点嫉妒,又感觉有些失落。

过了好几个月,毛泽连从北京溜达回来,直接就到了毛泽嵘家。毛泽嵘当时正忙着干活呢,一见毛泽连,立马就把手里的活儿撂下,迎了上去:“泽连兄,你这是从北京回来啦?”“对啊对啊,昨天刚到的。”毛泽连满脸笑意地说。毛泽嵘瞧着毛泽连那得意样,心里头不由得有点不是滋味。

毛泽连瞧出毛泽嵘心里的那点小九九,赶紧对他说:“五哥,主席让我给你捎封信,还有件皮大衣呢!”毛泽嵘一听,简直愣住了,连问了好几遍确认没错后,因为自己不识字,他连忙让毛泽连帮他念念信。信挺短,可就这么几句话,把毛主席对兄弟的想念和牵挂都说透了。

毛泽嵘赶紧找人帮忙写了一封回信给毛主席。在信里,他不仅感谢了毛主席,还说了自己想去北京探望毛主席的心愿。信寄出没多久,毛泽嵘又得知木匠张成友,就是毛主席小时候的玩伴,还救过毛主席的那位,已经去了北京。他心里琢磨,连张成友都能去北京,自己去肯定也不远了。可没想到,收到的回信却让毛泽嵘大失所望:“老五啊,今年就先别来北京了,等明年再说吧。”

毛泽嵘心里还是不甘心,他又找人帮忙写了封信,还特地附上家里的一些土特产寄出去,但结果还是没能让他如愿以偿。这事儿让他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心里琢磨着,怎么好多跟他没关系的人都能去北京,偏偏自己就不行呢?但实际上,毛主席不让毛泽嵘去北京,是考虑到他这五弟眼睛不太好,又没怎么出过远门,一个人来北京实在不容易。

1953年,毛泽嵘终于盼来了去北京的机会。在那之后的九年里,他又陆陆续续去北京看望了毛主席三次。不过,从1962年开始,毛泽嵘就很难再见到这位三哥了。原来是因为毛主席给杨林乡发了话,说毛泽嵘要来北京得经过他亲自点头才行。这么做主要是有两个考虑,一是想给地方政府减轻点压力,二是心疼毛泽嵘老是跑来跑去太辛苦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1972年,这二十多年里,毛泽嵘前后六次想要去北京看毛主席,但都被拒绝了。毛泽嵘没能明白他三哥的真正想法,心里头一直很担心,毕竟自己已经75岁了,怕再也见不到三哥。于是,他又一次提出了想去北京的请求,没想到,这次居然被同意了。

毛泽嵘兴高采烈地奔向了北京,可一见到毛主席,他整个人都僵住了。眼前的毛主席正躺在床上,看起来特别疲惫,身子骨也弱得很。毛泽嵘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三哥,你都79岁了,我也75了,我真怕咱俩这辈子再也见不着面了……”

毛泽嵘压根儿没想到,那次和毛主席见面,竟然就是最后一次了。四年匆匆过去,毛主席离开了人世。远在家乡的毛泽嵘得知这消息,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简直没法说。到了1977年,毛泽嵘又来到了北京,走进纪念堂,一眼就看见了毛主席,他静静地躺在水晶棺材里,身上盖着党旗。这时候,已经八十多岁的毛泽嵘,再也憋不住了,他大声喊着“三哥,我来瞧你来了”,眼泪哗哗地往外流,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止都止不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不吃亏加冰

不吃亏加冰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不吃亏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