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泡水要煮沸吗?黄芪泡水可以泡几天?分享正确吃法和选购技巧

老程养生圈 1天前 阅读数 158 #健康

2018 年深秋在奶奶家,我第一次喝黄芪水。那时不懂讲究,抓两把干片丢进搪瓷缸,直接灌进刚烧开的自来水,焖到下午喝时一股子生豆腥气,像啃了口没煮熟的毛豆,生生把这味药材拉进了我的 "难喝清单"。

一、煮不煮全看 "脾气对不对"

真正开始研究黄芪泡水,是 2020 年春天。复工后总觉得乏力,社区卫生站的张叔 —— 那位总在诊室养多肉的老中医,看我舌苔发白,建议试试黄芪水。他教我:"大片的黄芪要给它 ' 热身 ',就像泡普洱茶要醒茶。"

我专门买了个粗陶小砂锅,每次抓 3 片硬币大小的内蒙古绵芪,冷水下锅慢慢煨。水刚冒针眼大的气泡时,空气里就飘起若有若无的干草香,像奶奶晒草药的味道。煮沸后转小火咕嘟 10 分钟,倒出来的水是温润的浅黄色,喝着先是清甜,咽后舌根留着豆子的醇厚。

去年在公司,看实习生小李用保温杯泡甘肃薄片黄芪:90℃热水冲,焖 5 分钟。尝了口,味道清爽带炒米茶香。她说是妈妈的 "懒人法":"上班忙,这种薄片出味快,水温太高反抢清香。" 后来我出差就常用这种薄片,确实方便。

二、过夜的黄芪水,我踩过的大雷

2021 年夏天,煮了壶黄芪水放冰箱,第二天喝时一股酸馊味,中午就闹肚子。妈妈笑我:"药材泡的水哪能放隔夜?你爷爷每天都现泡现煮,说过夜的黄芪水像 ' 蔫了的青菜 ',没营养还招细菌。" 后来知道,黄芪里的成分在常温超 4 小时易滋生细菌,现在我都用玻璃壶煮刚好一天的量,喝不完就浇茉莉。

三、从厨房到工位,黄芪的百搭吃法

1、奶奶的 "土法子" 黄芪粥

深秋犯咳嗽,妈妈会煮奶奶传的黄芪粥:抓两三片黄芪(约 5 克)和大米冷水下锅,大火煮开转小火,米油熬出时黄芪香也钻进米里。有次加雪梨被说:"黄芪温性,配凉性水果中和药效还伤胃。" 乖乖按老法子煮,粥带药香,暖胃舒服。

2、办公室的 "养生 CP"

现在工位常备黄芪片和红枣。每天上午抓 2 片黄芪、1 颗掰开的红枣,刚烧开的水冲焖 10 分钟,红枣甜和黄芪香融合,像不加糖的桂圆茶。隔壁陈姐学泡却不好喝,原来她没掰开红枣 —— 细节藏在这。

四、挑黄芪就像交朋友,得看 "底子"

2019 年在菜市场买过漂亮的金黄黄芪片,回家一煮汤色浓、带酸味,才知是硫磺熏的。后来遇卖药材的老伯,他教我掰黄芪听 "咔嚓" 声,闻着像炒豆子带青草香的才好。现在买黄芪,我看颜色自然、摸干爽清脆、闻着舒服,更信开中药铺朋友的推荐,像下面这种甘肃岷县野生黄芪大片,他说:"黄芪像人,实在的才经得住考验。"

五、这些时候,黄芪得 "靠边站"

去年秋天发烧喝黄芪,烧退得更慢。张叔说:"感冒发烧喝黄芪,像给身体 ' 关门 ',困住病邪。" 还有位阿姨喝黄芪上火,原来她是湿热体质,舌苔黄腻口苦,这种情况喝黄芪反加重湿气。现在我喝前看状态,口干便秘、感冒时都不碰。

从难以下咽到日常相伴,黄芪像位慢慢熟悉的老朋友。它没 "神奇功效",只是在平凡日子里,用淡淡味道提醒我照顾身体。你若想试,不妨从一小把黄芪开始,慢慢摸索自己的喝法 ——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养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老程养生圈

老程养生圈

专注于美容、美体、养生类的原创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