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为何宁死也不去宁古塔?那里究竟有多可怕?
在不少清朝历史剧里,一旦皇帝怒喝 “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阵仗,就跟给这人判了死刑没啥两样,瞬间让人脊背发凉。可这宁古塔,它压根儿不是什么塔,而是一座城,确切地说,是清朝时期关外的一个流放罪犯的地儿。这旧城啊,就在现在黑龙江省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的旧街镇。在旧时,宁古塔那地儿,环境恶劣得超乎想象,气候更是异常极端,真可谓是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可您知道为啥清朝偏爱把罪犯往这儿送吗?
相传,清皇族的远祖有兄弟六个,曾在这儿居住。满语里,“宁古” 就是六的意思,“塔” 代表个,所以合起来就叫 “宁古塔”。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这里面可有两层深意呢。其一,是为了惩恶扬善,让那些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去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我反省、自我悔悟,就像让他们在风沙里好好洗涮洗涮自己的灵魂。其二呢,是想给清皇族的老家 “添砖加瓦”。您想啊,清朝那会儿,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儿多了去了,为啥偏偏选中宁古塔呢?原因很简单,宁古塔可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呀。罪犯到了这儿,不仅得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把这皇族老家的面貌给改造改造,还得忍饥挨饿,给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人家的家奴,以此来彰显祖上的荣耀。
其实,历史上罪犯流放这事,最早能追溯到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到了清代有了大发展,罪犯流配制度也逐步健全起来,还设置了好多流放点呢。顺治初年,大清律就已经制定好了,对罪犯流放的各种情况,像起因、种类、刑期、生活啥的,都规定得明明白白。乾隆初年公布的《大清律例》里写着:“强盗免死减者,行劫数家止首一家者,伙盗供出首盗即时拿获者,偷盗坟墓二次者…… 具佥发宁古塔等处。” 一般来说,发往宁古塔的罪犯,刑期是 10 年,之后还得考察他们的表现,要是能悔过自新、改恶从善,又想回原籍的,就准予回籍。但要是判了无期徒刑,那就永远别想入关了,除非皇上特批。
根据《中国通史》《清史稿》这些史书的记载,被发遣到宁古塔的罪犯,可不只有平民百姓和旗人,朝廷大臣也有不少。曾经皇上让大臣们密议一件事,密议结果是判处两人死刑,可皇上念在他们曾为朝廷立过功,就下旨免死,把他们流放到了宁古塔。在清朝,被发配到宁古塔的 “名门望族” 也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就说有个判决,只斩了戴名世一人,没牵连家人,可对方孝标呢,因为已经过世就没深究,只是把他儿子及家人全都发往宁古塔了。
您瞧,这宁古塔可不简单,流放虽说不是啥好事,可要是流放到宁古塔,那意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反倒像是给家里增光了。可实际上,这宁古塔真有这么好吗?当然不是!对于那些被流放的人来说,这一路的艰辛,简直就是在地狱里走了一遭。
古代交通那叫一个落后啊,流放的犯人只能靠两条腿,一步一步走上千里路。他们身上还得戴着沉重的枷锁,由官差押送着,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一路上,天气恶劣,地势崎岖,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冬天冷得刺骨,夏天又热得要命,再加上长途跋涉,犯人们的体力严重透支,伤口很容易化脓、发热。可在那个缺医少药、卫生条件极差的年代,一个小小的擦伤都可能要了他们的命。那些体弱的,像年迈的老者、孕妇,更是难以承受这样的折磨,很多人就在这漫长的路途中,带着无尽的绝望,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女犯人的遭遇就更悲惨了。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很多女性还裹着脚,行走本就不便。可官差哪管这些,依旧强迫她们赶路。要是女犯人因为疲劳或者适应不了艰苦环境跌倒了,迎接她们的就是责骂和暴力。有些女性甚至在路途中就死在了官差的暴行之下,还有些不堪虐待的,最终选择了自杀。
就算好不容易到了宁古塔,等待他们的也绝不是好日子。宁古塔地处偏远,气候严寒,一年到头冷得让人受不了。犯人到了这儿,不是给披甲人当奴隶,就是得干各种重体力活。披甲人大多是降兵,他们在这儿守边,还管着这些流放的犯人。冬天,披甲人出去打猎,流人就得跟着跑前跑后,甚至还得充当诱饵去引野兽出来,在披甲人眼里,牲口都比流人金贵得多。女眷要是长得好看点,那就更惨了,常常会被披甲人霸占,她们的丈夫、父母可能还会因此被杀,自己只能在痛苦和屈辱中度过余生。
而且,在宁古塔,流放犯人的生死根本没人在意。要是犯人敢忤逆披甲人的意思,一顿毒打是轻的,运气不好被打死了,披甲人也不会受到啥实质性的惩罚,最多就是被口头批评两句。可要是犯人把披甲人杀了,那他全家人都得跟着被处死。所以,流放犯人们在这儿只能对披甲人唯命是从,活得毫无尊严。
在清朝,文字狱盛行,很多知识分子和文人就因为言论问题,莫名其妙地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后被流放到宁古塔。他们原本只是抒发一下自己的思想,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却因为统治者对言论的严厉压制,被当成了 “犯上作乱” 的人。这些人到了宁古塔,不仅身体要遭受折磨,精神上更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就好像被整个社会彻底抛弃了一样。
虽说也有像吕留良后人这样的例子,在宁古塔凭借知识和政策优待,过上了相对不错的生活,甚至积累了财富。可这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被流放的人,还是在宁古塔的苦寒之地,度过了悲惨的一生。所以啊,在清朝人眼里,宁古塔就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 “人间地狱”,难怪他们宁愿死也不愿去那儿呢。
怎么样,看到这儿,您是不是对宁古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呢?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就请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一下吧,保准您往后财运亨通,干啥啥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