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于杰:一位玉雕师的追梦路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来自辽宁省阜新市东生天韵玛瑙有限公司的设计雕刻工于杰,作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获此殊荣,成为珠宝玉石行业的骄傲。28日下午,《中国黄金珠宝》杂志记者在辽宁省代表驻地中国职工之家对他进行了专访,深入探寻他背后的奋斗故事。

于杰来自被誉为“世界玛瑙之都”的辽宁阜新,今年42岁的他,投身玛瑙雕刻行业已有26年。回想起初入行业的时光,于杰感慨万千:“刚学徒时,做的多是市场上的普通产品,乍一看还行,但现在回头看,工艺比较粗糙。”随着时间的推移,玛瑙雕刻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工艺日益精湛,设计也越发创新。“如今,我们在细工方面下足了功夫,和全国其他白玉、翡翠的雕刻工艺相比,也毫不逊色。”于杰的话语中,满是对行业发展的欣慰与自豪。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于杰始终秉持着创新的精神。他深知,文化是艺术的灵魂。于是,从早年深受评书影响,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文化融入作品,到后来凭借自身独特的农村生活经历,开创“农村乡情系列”,他一直在探索着玛瑙雕刻的新方向。“农村生活是我最熟悉的,那些田间地头的风景,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和成长的足迹。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感受到乡村的质朴与美好。”于杰的这一系列作品,一经推出便备受关注,以田地风景为主的独特视角,让他的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谈及创作过程中的难点,于杰表示,玛瑙与其他玉石不同,颜色丰富多变,常给雕刻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有时作品快完成了,颜色却出现变化,影响整体效果,之前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这就需要临时调整,巧妙利用颜色,保证作品质量,甚至让它成为作品的亮点。”谈起玉雕,他眼神明亮。此外,在创新与市场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也并非易事。他认为,创新虽难,但势在必行,可通过融入地方文化、打造文创产品等方式实现。目前,他的工作室主要制作饰品类文创产品,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讲好产品故事,提升产品吸引力。
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于杰难掩激动之情:“我激动得不行,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冷静下来后,我更多地感受到了一份责任。”在他看来,珠宝玉石行业的劳动模范屈指可数,自己有幸获此殊荣,就必须肩负起行业发展的重任。
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于杰坦言,是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我出身农村,家里条件不好,甚至连学都差点上不起。但我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改变命运。”在遇到技术难题时,他从不退缩,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在众多的从业经历中,有几个瞬间让于杰难以忘怀。2011年,他参加阜新市首届市长杯玉雕大赛,由于对比赛了解不足,准备并不充分,但他凭借扎实的功底,依然获得了现场制作第二名,并荣获阜新市五一劳动奖章。次年,得知获得比赛第一名就能荣获阜新市劳动模范称号时,于杰心中燃起了斗志。“17岁时,我在电视上看到市级劳动模范的报道,当时就特别羡慕,觉得那是无比荣耀的事情。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有机会争取这个荣誉。”这一次,他精心准备,最终斩获第一名。那一刻,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而说起自己最得意的作品,非《乡情》莫属。为了这块罕见的带鸡油黄色玛瑙料,于杰等待了6年。在设计过程中,他受到梵高和李自健油画的启发,决定打破传统玉雕的表现形式,将油画中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手法融入其中。“当时,我就想把它做成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哪怕花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在所不惜。”就这样,他耗时半年多,终于完成了这件凝聚着无数心血的作品。《乡情》一经问世,便惊艳了整个玉雕界,在天工奖上一举夺得金奖和最佳专题奖。这一系列荣誉,让于杰在行业内声名大噪。
曾经,能评上阜新市劳动模范,对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的于杰来说,已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站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全国劳动模范,这份荣誉更是他想都不敢想的。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见到总书记,于杰的心情无比激动:“那种感觉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总书记,没想到今天能亲眼见到他。”总书记的报告,更是让他深受鼓舞:“总书记对我们劳模寄予了厚望,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工匠精神的决心。”多年来,于杰已培养了众多徒弟,其中不少人已成为省级玉雕大师,还有许多人成功创业。作为辽宁省总工会宣讲团成员,他还通过100多场励志演讲,将自己的奋斗故事分享给3万多人,激励着无数人勇敢追求梦想。
对于年轻一代的玉雕师,于杰满怀期待:“我希望你们能热爱这个行业,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下去,不断努力,你们一定能在这个行业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还分享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人生格言:“只有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面包吃起来才最香。”这句朴实的话语,不仅是他的人生信条,更是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
采访的最后,于杰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一线岗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注重工艺和技术的提升,才能打造出更多的玉雕精品,弘扬玉雕文化。同时,他也提醒行业从业者,要紧跟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喜好的产品,“现在市场更青睐小件饰品,我们要顺应这个趋势,做出更多让消费者喜欢的作品。”
于杰,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玉雕大师,用26年的坚守与热爱,雕琢出了玛瑙的万千风华,也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铸就了属于自己的荣耀。他是全国劳动模范,是行业的楷模,他身上的劳模精神,将激励着更多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