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县一次撤销46所乡镇学校,乡村教育何去何从?
日前,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政府网发布公告,宣布注销南乐县电化教育中心1家事业单位及南乐县城关镇北关小学等46所学校。
从公告内容来看,此次撤销的46所学校,除了一所幼儿园外,其他全部都是乡镇小学,分布在南乐县各乡镇、村庄里。


河南可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历来以教育资源紧缺著称,如今一次性撤销了46所学校,实在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失的问题。虽然河南是人口大省,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面临人口流失和适龄儿童减少等问题。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农村地区的很多劳动力都前往城市地区工作和生活了,其中相当部分还把子女带在身边照看,导致农村地区的“空心化”严重,以老龄人居多,新生儿和适龄儿童越来越少。
另外,乡镇学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条件,都比城里的学校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很多农村地区的家长也会想办法让孩子到城里的学校去读书,而不是就近到乡镇学校就读。
如此一来,乡镇学校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一些学校甚至全校的学生加起来还不到十位数,继续开办下去,不仅经济上不划算,也无法吸引足够的师资来从事教学,“撤点并校”便成为了必然。
南乐县此次撤销的46所学校,主要就是因为这样被撤销的。

这46所乡镇学校被撤销后,原来应该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孩子,主要会去到城里的学校读书,这对于那些孩子来说,有利也有弊。
好处就是,新的学校由于生源充足,其硬件设施和师资配置等方面肯定会比以前所在的乡镇学校要好得多,这样一来,在新的学校可以接受更加全面、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几乎不会出现以前个别乡镇学校由于师资紧缺,小学阶段都不开设英语课的情况。并且新学校的师资也会比原来的乡镇学校要好,可以接受更好的辅导和教育。
至于弊端,就是新学校可能距离家里比较远,需要搭乘交通工具才能上学,不仅通勤时间长,路上也存在安全风险,或者要去寄宿制学校。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导致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可能会造成亲子关系疏远,或者家长无法很好约束、管教孩子。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乡镇学校也迎来了式微的至暗时刻,但是如何才能振兴乡村教育,为农村留下火种,为农村的发展培养人才?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