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割日已过,李嘉诚还没放弃,想拆分出售港口,能成功吗?
原定的交割日期早就过了,李嘉诚未能如愿出售港口,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准备暗度陈仓,将43个港口拆分成两个交易继续进行,以此规避国家审查,看来他还是没有醒悟,那么,这一次能成功吗?

3月初,长和突然宣布要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控股的43个港口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这些港口遍布全球,横跨23个国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克里斯托瓦尔港和巴尔博亚港两个关键性港口。因为这两座港口与美国调整地缘战略,重新返回拉美息息相关。不过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宣布,依法对长和集团出售的43个港口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因此,原定4月初便签署的最终协议,未能如期交割。
但李嘉诚却并未及时醒悟收手,而是在4月中旬,有意与意大利亿万富豪阿蓬特家族联系,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称,长和计划将除了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外的41个港口,出售给阿蓬特家族在瑞士运营的地中海航运公司,并且背后还牵扯到了新加坡主权基金。相当于将原本打包出售的港口拆分成两部分业务,拉上多个公司作为掩护,从而绕开中国这一港口出售案上进行的审查程序继续进行交易,同时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从表面上降低美国参与度,最大程度上降低舆论压力。那么,这一次李嘉诚能顺利的将港口卖出去吗?

针对长和集团准备拆分出售港口,掩人耳目的想法,国家市监总局明确表示,长和港口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未获得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按照我国对反垄断的规定,经营者集中主要包括三种情形,一是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二是通过收购股权或资产等方式取得控制权,三则是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控制经营决策或关键资源。核心判断就是是否会导致控制权永久性转移。所以,我国对长和集团售卖的港口进行反垄断审查,完全符合规定。只是调查结果符不符合规定是一方面,调查周期长短则是另一方面了。以如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如果审查时间长达两三年,到那时与现在情况有不同,长和集团又该如何确保不会遭受巨大损失呢?当然这也并非针对此次长和港口出售而专门制定的规则,包括海外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比如今年1月初,美国就以影响自己安全为由,决定正式阻止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再比如印度早前对亚马逊和沃尔玛旗下的电商平台Flipkart,展开反垄断调查,调查时间长达4年,最终确定违反规定,使其面临着高额罚款。
总之,除非长和集团彻底杜绝垄断行为,港口交易或许还有可能出售,但如此一来就将面临巨大的利益损失,否则,在国家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售卖,是做不到的。
此前有不少声音表示,李嘉诚作为一个商人,在商言商,想要出售手里的港口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不让李嘉诚卖港口呢?
李嘉诚的发家,本身就是吃上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买办红利。但是如今时代不同了,中国正在迅速崛起,同时又面临着与美国地缘博弈的不断施压,本身靠中国的地缘和政策红利起家的李嘉诚,如果只为钱和利益,忽视国家和民族大义显然是不行的。

更何况,长和集团出售的港口除了巴拿马运河外,还包括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杜伊斯堡港、英国菲力斯杜港、马来西亚巴生西港等等,很多都是苏伊士运河、波斯湾、东南亚等关键海域和水道周围港口,很多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有着一定联系,一旦这些港口被美国人控制,很可能成为在中美博弈中的地缘筹码,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在李嘉诚出售港口一事上,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想要绕开相关规定,我们还是要谨慎仔细审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