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拉扯!“苹果税”停征或生变数,开发者海外支付选择要谨慎
“苹果税”停征一事又有新变数。
“苹果税”成为历史?没那么容易
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Yvonne Gonzalez Rogers作出裁定,认定苹果公司故意忽视(willfully disregards)法庭命令,未在App Store中开放外部支付选项,构成反竞争行为,并要求其即日整改。法庭命令主要包括以下禁止事项:
当地时间5月2日,科技媒体9to5Mac发布博文称,苹果公司更新美国地区《App审核指南》,规定其在美国应用商店的规则,不再限制开发者添加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模块,这也意味着,开发者在美国将不再付30%的“苹果税”。
此规则一出,开发者似乎见到了曙光,大批“苦苹果税久矣”的开发者在欣喜之余,也开始着手布局新的支付方案,在少缴纳佣金的同时,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支付方式选择。
部分企业的反应迅速,包括Spotify、Amazon Kindle和Patreon等企业更新了他们在iOS端的应用程序,添加了指向他们网站的支付链接,消费者可以直接支付,而无需使用Apple的In-App Purchase。
如亚马逊旗下的iOS Kindle应用,对于此次裁决方案迅速表现出了积极的反馈,亚马逊发言人蒂姆·吉尔曼(Tim Gillman)表示“通过在Kindle iOS阅读软件中选择'获取图书',客户现在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浏览器完成购买。”
头部企业的举措发挥了带动作用,中小开发者也开始寻求落实替代In-App Purchase的支付方案,但是事情很快迎来新的变数。
苹果再次上诉,两项关键任务或被推迟
Epic Games是这次挑战“苹果税”的主要力量,其在胜诉后,很快表示将其旗下游戏《堡垒之夜》再次上架,不过,面对Epic Games的挑战和法院禁令,苹果再次出新招,表示自己会遵守禁令,但同时也决定提起上诉。
苹果方面的诉求在于,希望法院推迟这项禁令中的两项关键任务:禁止对通过外部支付方式链接进行的购买收取佣金,以及禁止为这些链接的样式、语言或应用程序内的位置设置条件。
苹果公司声称这些条款会让公司每年损失“数亿到数十亿美元”,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此外,该公司还将矛头对准了联邦第九区巡回上诉法院,认为其没有遵循正当程序,不当地参与价格设定,违反了加州法律和美国宪法。
看得出来,这次禁令让苹果十分“肉疼”,面对如此大的“损失”,苹果选择以上诉的方式延迟禁令的实施,从而寻求更多的时间来争取更多权益。
面对苹果公司这一上诉行为,Epic Games也表态,称暂停动议是“阻止竞争并以牺牲消费者和开发者为代价榨取巨额垃圾费的最后努力”。
事件发展至此,很明显,苹果不甘于放弃巨额抽佣以及开放新的外部支付渠道,不过,法院的裁决和Epic Games的初步胜利也是“苹果税”面临被打破的一个积极信号,这也让整个事件的后续发展变得扑朔迷离。
更重要的是,身在其中的开发者,面对30%“苹果税”的去与留疑云,接下来该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支付渠道变数,成为他们当下最关注的焦点。
全球数字市场监管与反垄断风起云涌
放眼全球,各国针对数字市场的立法进程明显加快,各项监管措施与反垄断政策频出。
2022年11月1日,欧盟(EU)/欧洲经济区(EEA)的《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 Act)生效,其大部分条款从2023年5月2日起开始适用。该法案生效之后,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大型公司,可能面临高达其全球年收入10%的罚款。对于屡次违规的公司,这一比例可能上升到20%。
苹果被迫在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开放iOS、iPadOS第三方应用商店与直接应用侧载(Side Load),并允许引入第三方PSP,即是针对该法案的合规行为之一。
去年6月,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智能手机特定软件竞争促进法》(MSCA),该法律计划最迟于2025年12月底全面生效。该法案将解禁第三方应用商店和支付与计费系统,只是对侧载规定尚不明确。
而在韩国,2021年8月通过的《电信业务法》(TBA)修正案使韩国成为全球首个立法禁止应用商店运营商强制开发者使用特定应用内支付系统,并明确允许开发者在应用内提供第三方支付选项的国家。
今年3月,巴西联邦法院在重新执行了一项禁令,要求苹果在90天内允许iOS设备进行第三方应用商店安装。这次的法庭命令重申了巴西反垄断机构CADE去年11月的一项裁决。
从欧盟、日本、韩国、巴西,再到美国,这一系列新法律、监管措施,以及法院裁决的背后,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与人民渴望保证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性与公平性的尝试。
中国企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在海外市场更需要不断跟进各项立法、监管与政策信息,及时调整自身运营策略,以适应海外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应用商店支付渠道放开或成大势所趋,开发者需做好应对准备
苹果和Epic Games以及美国法院之间针对禁令问题进入极限拉扯阶段,受影响最大的群体则是数以万计的开发者,苹果放开支付渠道,不仅仅意味着可以让开发者减少30%的佣金支出,还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定制一个更符合自身需求的结账流程,以及支持更多支付方式,从而触达并转化更多C端,甚至是B端市场用户。
不可否认的是,App Store为开发者提供的支付功能堪称全面,涵盖了从定价策略、订阅计费开单管理、用户支付信息存储、反欺诈、争议与退款管理等多个维度。
当开发者决定采用第三方支付方案以替代上述部分或全部功能时,需要权衡的因素纷繁复杂。即便仅考虑美国市场,暂不涉及应用内第三方支付或第三方应用商店/侧载等更为复杂的情景,单是外部支付链接这一选项,便已引出诸多亟待考量的问题。
据了解,iOS开发者,尤其是游戏与泛娱乐类应用,引入第三方支付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展开。当时,部分开发者或是利用了苹果授予多平台应用的豁免,或是在比如韩国、欧盟这样立法开放了App Store第三方支付的地区,在符合苹果平台规则与条款的情况下引入第三方支付。他们利用Stripe或其他PSP建立了网页端结账体验与支付处理能力,并成功降低支付成本并提升营收。
根据业内资深人士建议,开发者如果想要针对美国市场接入第三方支付,必须充分针对以下几类问题探索支付方案:
1.开发者是否有足够的工程资源来开发、维护和长期优化定制化的支付体验与流程
2.开发者的支付页面与流程是否能满足对合规性与安全性要求,包括数据隐私合规、安全性合规与税务合规等
3.开发者的支付页面与支付体验/流程的性能与稳定性是否足够好
转向外部支付链接时,开发者首先需要整合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并开发结账页面,之后再不断维护和优化结账体验与流程。
如果是开发者希望使用订阅制或是用量计费模式来变现,则还要研发和维护相应的计费与开单系统,开发者需要认真评估PSP是否帮助他们以最小的工程资源整合支付。
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如Stripe提供了低代码/无代码的支付接入方式,如托管式结账页面Stripe Checkout和Payment Links,这些都极大地简化了集成过程和后续的维护工作。
如想对结账页面进行品牌调性与流程上的定制,或者Host开发者在自己的域名上,开发者也可以利用组件式与模块化的Elements轻松开发自己的结账页面。
Stripe的全球基础设施、对美国所有主流支付方式,甚至是美国以外的支付方式和多种货币提供广泛支持,为第三方支付应用进一步拓展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想采用订阅或用量计费变现模式的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Stripe Billing。Billing为开发者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构建和管理各种复杂订阅模型和计费逻辑的无代码工具。相比于比App Store它支持更广泛的定价模型,包括固定费率、按席位计费、按用量计费、分级定价、固定费率加超额费用等,并且内置了对优惠券、免费试用、按比例分配和附加组件的支持。这种定价的灵活性对于最大化用户获取、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至关重要。
全球顶级的AI公司,例如OpenAI,Anthropic,MidJourney,都在使用Stripe的Checkout和Billing来处理支付与订阅,毕竟,他们的工程资源应该更多的利用在突破AI技术的上限上。
在海外市场进行支付交易,合规和数据隐私一直是开发者关注的重中之重。开发者必须考虑如何避免卷入复杂的合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交由专业的合作伙伴处理。
比如,直接使用Stripe Checkout托管式结账页面或利用Stripe Elements定制自己的结账页面均可帮助开发者避免直面PCI合规问题。税务上,开发者可以利用与Stripe支付无缝衔接的Tax来自动简化全美的税务合规全流程。
当然,在转向外部支付链接之后,开发者有可能面临其他风险问题,比如:支付性能的下滑。
在跳转外部链接后,用户支付的流程会增加,支付过程可能会更繁琐。开发者自己选择的PSP并不一定能像苹果选择的PSP一样具备高授权率,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支付性能。
因此,如果In-App Purchase被代替,大量支付相关变量发生改变,开发者必须采用高性能支付解决方案,才能达到当初的目的。
以Stripe的结账优化套件Optimized Checkout Suite和支付优化套件Payment Intelligence Suite为例,这两组产品旨在通过先进的AI技术和丰富功能,帮助企业提升转化率,降低欺诈损失,并提振授权率。结账优化套件基于AI技术的支持,能够动态地决定每一次结账会话显示哪些支付方式及其排列顺序。
而结账后,支付优化套件通过反欺诈产品Stripe Radar根据结账流程数据、支付数据、以及来自主流卡组织和主要银行的合作伙伴数据。结合设备指纹识别、历史数据快照分析和代理服务器检测等技术,对每一笔交易进行风险评分并阻止高风险的支付。同时,对于合法的交易,Authorization Boost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更新银行卡和支付凭证,跨网络路由每笔交易,并确定何时以及如何重试失败的付款,最终能为商户提高2%以上的交易授权率。
总之,从App Store原生的In-App Purchase转向外部支付链接对于开发者来说无疑是将本增效的重大机遇,但也无疑会给开发者带来在合规性、安全性、用户体验以及后台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只有充分考量各种因素,选择像Stripe这样合规稳定且高性能、高灵活性、高可扩展性的支付与营收解决方案,开发者才能够重新掌握其支付运营的控制权,更灵活地制定商业策略,并最终达到其商业目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