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观察,消失的品牌背后,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
2025年的上海车展,表面上还是那个人山人海,新车闪瞎眼,可背地里,真就全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喜庆劲儿吗?
怕不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在狂欢,就有人在“裸泳”吧?
说白了,这场汽车圈的淘汰赛,早就不是啥秘密了。
你看,2025上海车展,有些熟面孔直接就没来!
北京现代、悦达起亚、捷尼赛思、东风雪铁龙/标致、哪吒汽车、极星、雪佛兰,甚至连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玛莎拉蒂这种“爷”字辈的,都缺席了。
这到底是战略调整,还是真就混不下去了?
就拿曾经风光无限的哪吒汽车来说,2025年1-2月,一共才卖了487辆!
你敢信?
3月份的数据干脆就没了!
要知道,人家当年月销可是奔着3万+去的!
更惨的是,想去香港上市圈点钱,结果IPO还失效了。
你说,这算不算“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再看看韩系、法系品牌,当年伊兰特、索纳塔,雪铁龙、标致,那可是街头巷尾的常客啊!
可现在呢?
存在感越来越低。
你品你细品,这到底是咋回事?
说白了,就是转型慢了,没跟上趟儿。
人家国产车都玩新能源、智能化了,他们还在那儿啃老本,能不掉队吗?
这年头,汽车圈的马太效应那是相当明显。
比亚迪、华为系鸿蒙智行、吉利系,展台人那叫一个多,技术、供应链啥的,全都握在手里。
可其他新势力呢?
就拿问界来说,2025年1-2月销量超了理想,华为的技术加持确实牛,但其他品牌呢?
就说小鹏汽车,2024年G9上市,结果配置太复杂,价格也离谱,消费者直接懵了,投诉、退单一大堆。
这事儿直接暴露了新势力在产品定义和市场策略上的短板。
还有恒大汽车,2024年“恒驰5”是出来了,可销量惨淡,资金链也断了,挣扎求生,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高合汽车更惨,2024年直接停工停产,高端定位玩不转了。
合资品牌也不是啥都没干。
你看,丰田、宝马、大众啥的,都开始“反向合资”了,把研发决策权交给中国团队,拥抱中国科技和供应链。
就拿大众来说,ID.ERA直接让中国团队操刀设计,还用上了增程式混合动力,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这年头,汽车展早就不是啥“新车秀”了,那简直就是“技术擂台”!
充电速度、续航里程、辅助驾驶,哪个慢了都得挨揍。
L2级辅助驾驶都成标配了,华为、地平线这些供应商,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不,智能科技供应链都开始走向台前了,三星、地平线、商汤绝影、科大讯飞…各种企业,在上海车展上“独享”超过10万平方米展区。
别忘了,中国汽车出口现在可是世界第一了!
奇瑞喊出了“全球冠军”的口号,上汽也搞起了“Glocal战略”,要在海外市场大干一场。
这竞争一激烈,幺蛾子也少不了。
2024年,长城汽车直接举报比亚迪,说人家排放不达标,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
说白了,就是竞争太激烈了,啥招都敢用。
而且这价格战,也是一波接着一波。
2025年初,特斯拉又降价了,其他车企也只能跟着降,你说这日子还能过吗?
2025年的上海车展,与其说是一场新车盛宴,不如说是一场“大浪淘沙”。
谁在“裸泳”,一眼就能看出来。
2025年,汽车圈的剧本,谁能笑到咱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