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现22亿!蜂巧资本屠铮“清仓”泡泡玛特:坚守至今,万分不舍

萌解创投 3天前 阅读数 9 #财经

泡泡玛特告别“长情”投资人。

资本市场向来风谲云诡。“中国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竟然在一周时间迎来了创始股东的三次减持。

港交所信息显示,泡泡玛特在4月30日至5月7日有三笔大宗交易,蜂巧资本创始合伙人屠铮分别以每股192.95港元、187.99港元、190.2港元累计卖出11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89%,合计套现金额约为22.67亿港元。

早期投资鲜为人知,一周清仓资本哗然!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屠铮是泡泡玛特的早期投资人。不过,蜂巧资本为何选择“清仓式”离场?

01

基金到期,出清泡泡玛特股份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2020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在2020年蜂巧资本公众号的发文中提及,按照泡泡玛特首日收盘价计算,屠铮对泡泡玛特的首笔投资七年多来已经实现了650倍以上的回报,这还不包括历次分红,早已收回投资成本。

据了解,作为专注于中早期新消费和消费科技创新的精品风险投资机构,蜂巧资本由屠铮、常欣于2018年创立,核心团队均来自一线创投机构,擅长挖掘Z世代与女性生活方式赛道的潜力企业。除了泡泡玛特之外,蜂巧资本还主导投资了蕉下、蒂螺美瞳、泛源科技、内外、moodytiger、端木良锦、讯盟科技、SparkX、华美浩联、元鼎智能、Oladance等知名企业。

5月7日,蜂巧资本发文称,由于蜂巧人民币一期基金即将到期,蜂巧资本于近一周内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集中出清了所有在上市前买入的泡泡玛特(9992.HK)股份,至此基金将不再持有任何泡泡玛特股票。

具体而言,4月30日,蜂巧资本以192.95港元/股减持405万股,套现7.8亿港元;5月2日,投资者以187.99港元/股减持400万股,套现7.5亿港元;5月7日,投资人以190.20港元/股的价格抛售386万股,套现约7.34亿港元。

图:同花顺

综上,蜂巧资本三笔交易合计抛售11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0.89%,涉及资金总额高达22.64亿港元。

屠铮表示:“从天使阶段第一次投资到最终出售,陪伴公司整整14年,First in Last out, 过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坚守至今,万分不舍,心存感激。”细细想来,十几年的相依相伴,中间经历过新三板退市、港股上市、股价从107港元跌到10港元的至暗时刻,双方的情感非同一般。

蜂巧资本在发文中还提到,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泡泡玛特以创新的娱乐文化产品、独有的IP生态圈和远超预期的业绩表现,赢得了全球用户和投资人的广泛认可和尊重。星辰大海,坚信公司在追逐Big Dream的路上,会走向更大的辉煌。

02

一个月完成投资,十几年长情陪伴

作为泡泡玛特的早期投资人,屠铮与泡泡玛特之间的故事堪称一段佳话。

在对泡泡玛特的投资过程中,屠铮展现出超前的行业预判力。2011年底,屠铮以启赋资本合伙人身份首次接触仅有两三家门店的泡泡玛特,敏锐捕捉到潮玩市场的情感消费潜力。

2013年初,泡泡玛特的第一位天使投资人麦刚,为他引荐了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与王宁第二次见面后,屠铮更加确定了强烈的投资意向,王宁身上那种“超出年龄”的安静思考特质彻底打动了他。

“与王宁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他非常喜欢倾听,而不是灌输。倾听之外,他还习惯保持冷静的思考。”通过王宁的眼神,屠铮总是能看到他内心的淡定,而这种平静的心态折射出的是深度思考和成熟决策的能力。

图:屠铮(左)、王宁(右)

很快,屠铮便完成了最后的投资决策。并且,在出手价格上,双方几乎没有进行“讨价还价”的商讨博弈,屠铮以八千万的估值独家投资了600万元人民币,对于只有两家门店,仅从事线下零售的泡泡玛特来说,这种估值并不算低。

从初识到确定投资,屠铮对泡泡玛特的投资过程基本只用了一个月。

“我们做投资,有时也有点反共识,反‘风口’思维。2013年前后,当大家都在轰轰烈烈加入“互联网+”浪潮时,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羊群效应。那时候,我们认为,线下一定有升级的机会。而且,伴随线上竞争加剧,线上流量成本将明显提高。这意味着,线下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流量入口。”对于彼时偏爱泡泡玛特的原因之一,屠铮如此表示。

2018年屠铮创办蜂巧资本后,继续参与泡泡玛特的投资。为了支持泡泡玛特的发展,屠铮几乎参与了泡泡玛特在Pre-IPO前的每轮融资(包括五轮增资),贯穿了其从线下零售商到潮玩帝国的关键成长期。

“泡泡玛特是我个人投资生涯中单个项目投资轮次最多的企业,后续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几乎每轮融资。”2020年,屠铮曾在一次公开采访中谈到对泡泡玛特的投资故事。

伴随泡泡玛特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迅猛发展,也让蜂巧资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据悉,在此次减持之前,蜂巧资本持有泡泡玛特0.9%的股份,为泡泡玛特第七大股东。

虽然蜂巧资本完成了对泡泡玛特的套现离场,但二者的关系似乎仍然紧密。蜂巧资本的创办人屠铮,已对泡泡玛特进行长达十余年的追投、陪跑,且目前仍然作为泡泡玛特的非执行董事,负责为董事会提供建议。并且,历史报道显示,王宁也曾以个人名义出资参投蜂巧一期基金,但具体出资金额与持股比例并未公开。在蜂巧资本2021年6月的二期募资名单中,泡泡玛特也出资5000万元,持股10.31%。

双方“和平分手”后,泡泡玛特即将迈向下一站新征程。潮玩行业的未来,也势必将打开新的篇章。

03

“生意经”越念越活,海外增势喜人

从潮玩产品到资本市场,泡泡玛特这几年的表现堪称“现象级”。也许有人会好奇,究竟是一群什么人在买泡泡玛特呢?

据悉,其目标客户群体为18-35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消费者。这一群体对潮流文化和时尚有较高的关注度,愿意为个性化的产品支付一定的价格。此外,其盲盒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收藏欲,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社交货币,使得泡泡玛特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因此,泡泡玛特也被称为“年轻人的茅台”。

3月26日,泡泡玛特发布了2024全年财报,过去一年,集团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

4月14日,泡泡玛特宣布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聚焦区域战略,在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设置区域总部。王宁还重点分享了对“品牌向上”的理解,他指出,品牌向上的核心逻辑主要包括五点:拒绝傲慢、拒绝诱惑、不将就、及时纠错以及更高追求。

4月22日,泡泡玛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最新业务情况,第一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65%至170%,其中中国收入同比增长95%至10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至480%。其中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达到895%-900%,欧洲市场增长600%-605%,亚太地区增长345%-350%。

据悉,2024年,泡泡玛特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意大利、西班牙五个国家开设了首家线下门店,同时进驻全球多个地标性位置如法国卢浮宫、英国牛津街、越南巴拿山乐园等。

一边是财务数据高歌猛进,一边是股权被接连减持,这一番迷雾,让泡泡玛特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舆论热点。

对于蜂巧资本的“清仓式”减持,究竟是不是资本的正常退出,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从市场影响来看,股东减持本身是中性事件,但其信号意义可能被市场放大。蜂巧资本作为早期股东,在泡泡玛特上市后已获得超8倍浮盈,此时退出更多是基于资金周期需求,而非对公司基本面的否定。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港股上市公司,基金到期出清后利好企业的案例并不少见,如此前的美图和三生制药,均是基金持仓到期出清后吸引了公募基金的重新买入,股价显著上涨。泡泡玛特基本面未受任何影响,前两次减持股价也保持了上涨,充分说明其全球化发展带来的业绩增长依然具备想象空间。”

俗话说,投得好不如退得好。无论市场怎样猜测与点评,总体而言,屠铮与泡泡玛特多年的追投、陪跑,用实际行动演绎了耐心资本的角色,也被行业传为“价值投资”的佳话。屠铮本人可谓时间的朋友,最终迎来了与被投企业的彼此成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萌解创投

萌解创投

分享创投故事,探寻企业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