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市上演国民现形记,一卷卫生纸就能绊倒超级大国?
若美元因通胀一夜沦为废纸,你猜啥会迅速成为美国人眼中的‘硬通货’?答案令人咋舌,竟是卫生纸!瞧瞧近日美国超市那景象,宛如好莱坞灾难片里末日将至,人们疯抢的不是黄金珠宝,而是卫生纸。男女老少如饿狼般扑向货架,那场面,简直不顾形象。

按常理,一家人一周一两卷卫生纸便足够,何须这般疯狂?实则,全世界都小瞧了卫生纸对美国的重要性。除了关税、通胀引发的物价担忧,美国人消耗卫生纸的速度,实在超乎想象。据ct star数据平台所示,一个美国人一年竟能用掉141卷卫生纸,稳稳位居全球之首,美国一国就占了全球57%的厕所用纸消费量,单从这数据看,确实担得起‘超级大国’之名。

不禁让人纳闷,卫生纸并非生存必需品,咋就成了美国的‘命脉’,稍有风吹草动就引得美国人慌乱?这背后反映出怎样的文化习惯呢?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约瑟夫·盖提在厕纸中加入芦荟汁,提升了柔软度,让美国人如厕更舒适。同一时期,抽水马桶在美国普及,二者相辅相成,卫生纸从此成为美国人生活必备。可这也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美国人发现卫生纸用途广泛,能替代抹布、餐巾等做清洁,还被宣传为可再生资源,仿佛取之不尽。于是,他们一边喊着环保,一边大肆消耗,上厕所、做家务都大量使用。

不仅如此,美国人开派对也少不了卫生纸,用它当氛围道具,互相恶搞,甚至把房子都裹上。小孩子也用卫生纸做武器玩耍。美国家庭一天的卫生纸用量,抵得上其他国家普通人一年的量。
他们这种既浪费又疯狂抢购的行为,源于文化劣根性。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论指出,一些人通过掌控、囤积物资获取安全感与成就感,卫生纸消耗量巨大,自然成了囤积目标。关税战、口罩时期的抢购潮便是例证,而且这种行为易引发群体效应。
美国历史短暂,缺乏文化积淀,从外化之地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心态上犹如暴发户。纽约在19世纪因卫生问题推动卫生设施普及,卫生纸功不可没,却没培养出民众的节约意识。

如今,美国霸权渐衰,资源消耗却全球领先。而在东方,有着5000年文明传承的我们,懂得勤俭节约,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美国将便利哲学发挥到极致,肆意挥霍各类资源,卫生纸只是冰山一角,万圣节的南瓜饰品、过期食品等堆积如山。美国以美元霸权收割世界财富,又甩给发展中国家,这种行径,终究是自掘坟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