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车占道练车被骂移动路障?特定时段路权分配法则
最近,网上一段教练车在繁忙路段占道练车的视频火了。视频里,好几辆教练车慢悠悠地行驶在马路上,后面的车排起了长龙,司机们烦躁地按着喇叭。有位大哥实在忍不住,下车冲教练车喊:“你们这不是练车,是在当移动路障!” 这一幕,相信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教练车占道练车,到底合不合理?特定时段的路权,又该怎么分配?今天咱就来唠唠。
先给大伙讲个事儿。在重庆南岸区的南滨路红星路和腾滨路路段,一直以来都是 “科目三” 学员练车的热门地儿。有记者实地走访,10 点多开车从长嘉汇购物公园往弹子石洋人街方向走,刚到红星路段,前面一辆教练车毫无征兆地急刹,还好记者反应快,不然就追尾了。停下来仔细观察,短短半小时,就有 4 辆不同驾校的教练车在这段路上晃悠。更夸张的是,有的驾校还在路边用红色水马圈出 “停车教学区域”,把最右侧车道占为己用,原本宽敞的三车道瞬间变成两车道,交通能不堵吗?
其实,因为教练车练车引发的交通问题,可不止这一处。很多城市都有类似情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教练车慢悠悠地行驶在主干道上,后面的车想超又不敢超,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这时候,司机们的怨气就上来了,教练车被骂 “移动路障”,也就不奇怪了。但话说回来,学员要练车,驾校要教学,这也是刚需。那问题出在哪呢?答案就是路权分配。
路权这东西,听着有点抽象,其实和咱每个人的出行都息息相关。简单来说,路权包括上路行驶权、通行权、先行权和占用权。就好比机动车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行人走人行道,大家各走各的道,互不干扰,这就是通行权的体现。但在实际生活中,情况要复杂得多。就拿教练车练车来说,什么时候能上路练车,在哪练车,这都涉及路权分配。
为了规范教练车的行驶,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就像重庆,早在 2013 年,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就发布了通告,明确规定从当年 12 月 15 日起,每天早上 7 点半到晚上 7 点,禁止教练车在主城核心区域和交通流量大的路段通行,违规的话,罚款 100 元,还要扣 3 分。为啥要这么规定呢?民警说了,那时候主城几乎每天都有一起和教练车有关的交通事故,教练车上路,不仅容易引发拥堵,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可规定归规定,总有一些驾校和教练为了方便,不把规定当回事儿。在重庆南岸区的那个例子里,明明南滨路在限制通行范围内,可教练车还是扎堆在那练车。这就导致了正常行驶的车辆和练车的教练车在路权上产生了冲突。对于普通司机来说,他们在高峰期赶着上班、办事,希望道路畅通无阻;而对于学员和教练来说,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路段来进行驾驶训练。这两者的矛盾,该怎么调和呢?
在我看来,一方面,交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规练车的教练车,绝不姑息迁就。不能因为驾校和教练的违规行为,影响了大多数人的出行权益。另一方面,驾校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共同协商,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说,能不能在非高峰期,或者专门开辟一些交通流量小的路段,供教练车练车使用?这样既能满足学员的练车需求,又能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影响。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驾校要加强对学员和教练的安全教育。学员在练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因为自己是新手就为所欲为。教练更要负起责任,不仅要教技术,还要教安全意识和交通法规。毕竟,交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和权益。
说到底,路权的分配,其实就是在平衡不同交通参与者的利益。在特定时段,比如高峰期,道路资源有限,这时候就需要优先保障大多数人的通行需求。教练车占道练车,看似是小事,背后反映的却是路权分配的大问题。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合理利用道路资源,我们的出行才能更加顺畅、安全。
好啦,今天关于教练车占道练车和路权分配的事儿,就跟大家聊到这儿。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朋友,别忘了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愿你往后的日子一路生花,干啥都顺风顺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