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劝韩信造反,被抓后竟靠口才逆天改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楚汉相争那一段可谓是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今天咱就来讲讲其中一段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主角是谋士蒯通,他劝韩信造反,这事儿败露后被刘邦抓住,可谁能想到,他竟靠着寥寥数语,成功逃离生天,简直是把口才用到了极致!
韩信,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为刘邦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接连平定三国,堪称刘邦的得力战将。当时,韩信准备挥师东进攻打齐国,可就在这时,汉王刘邦已派郦食其成功劝降了齐国。按说这仗就不用打了,可蒯通却力劝韩信与郦食其争功,嘿,韩信还真听了他的建议,出兵攻齐。这一下可把齐王田广给气坏了,以为自己被郦食其出卖了,一怒之下,立刻烹杀了郦食其。齐国被攻破后,齐王田广也被杀。这事儿之后,蒯通又开始劝说韩信,让他以齐国为根据地,跟项羽、刘邦来个 “三分天下”。韩信这人吧,在这事儿上犹豫不决,在犹豫期间,还自封代理齐王。而此时的刘邦呢,正被项羽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得很呐!没办法,刘邦只好派张良前往齐国,封了韩信一个真正的齐王。
最终,韩信没有听取蒯通的建议,可从这以后,他已经失去了刘邦的信任,也为以后的被杀埋下了祸根。其实蒯通早就告诫过韩信,他认为韩信功高震主,当汉王对他赏无可赏时,势必会对他下手。果不其然,后来韩信功高震主,为刘邦所忌,“五不死” 的承诺也没能保住他的命,最终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杀害,还累及三族。吕后把韩信骗到一个房间里,这房间顶棚遮得严严实实看不见天,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地,室内没有一兵一卒,只有一群手持竹枪竹剑和木棍木锤的宫女。韩信到这时候,心里估计叫苦不迭,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
刘邦回到京城,得知韩信临死之言,那肯定得追究啊,就诏令捕捉蒯通。蒯通被带到刘邦面前,刘邦亲自审讯,劈头就问他是否教唆韩信造反。蒯通倒也干脆,承认了,还说:“哎呀,就是我劝的,可惜韩信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才有今日的下场。要是当初他听了我的,陛下您哪能灭掉他呢?” 刘邦一听,这还得了,勃然大怒,立刻下令烹杀蒯通。
生死关头,蒯通大呼冤枉。刘邦就奇怪了,问他:“你都承认唆使韩信造反了,还有啥冤枉的?” 蒯通这口才可不是盖的,他说:“那时候啊,秦朝纲纪大乱,天下豪杰并起,都想争夺天下。就好比跖养的狗冲着尧帝狂吠,这不是因为尧帝没仁德,而是因为尧帝不是它主人呐。当时我只知道有韩信,他是我的主公,我自然要为他出谋划策,那时我眼里哪有陛下您啊。” 刘邦听了,心里琢磨琢磨,嘿,觉得这蒯通说得好像有点道理。蒯通一看刘邦神色有所缓和,接着又说:“天下想干大事的人多了去了,陛下您又怎么能把所有想做大事的人都给煮了呢?” 刘邦听他这么一说,哈哈大笑,还真就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蒯通这一番话,看似简单,实则巧妙至极。他先是表明自己当时只是各为其主,尽到了谋士的本分,又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况,让刘邦没法直接定罪。最后那一句反问,更是让刘邦不得不考虑,杀了蒯通会不会落个不好的名声。这事儿充分展现了蒯通的机智和口才,也让人不得不感叹,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有时候一句话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呐!
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这故事有意思,别忘了点赞关注,下一回,咱再讲点历史长河里那些不为人知却又精彩绝伦的事儿!祝点赞关注的朋友都能好运连连,财源广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